项目制与粮食生产的外部性治理

被引:43
作者
龚为纲 [1 ,2 ]
机构
[1] 新加坡管理大学社会科学院
[2]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项目制; 粮食增产项目; 产粮大县; 外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国家通过粮食增产项目保证国家粮食安全,项目在运作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治理主产区粮食生产活动的外部性,另一方面也需要解决农户层面粮食增产的外部性问题。项目制对粮食增产的这样两层外部性进行治理时,涉及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和散户、以及散户与大户的三层博弈。博弈的结果是,中央通过项目制的技术理性加强对地方的监控,约束了地方政府安排粮食生产的自主性,以打造"马路工程"来迎接上级对项目的考核验收;地方政府为了应对上级考核,以行政手段推动耕地流转、牺牲散户、发展大户的方式来降低项目实施的治理成本,进而产生粮食增产项目中大户与分散小农户之间的博弈,博弈的结果是大户粮食生产绩效低下,而需要政府进行全方位的扶持,这进一步推动地方政府的农业项目和政策资源向大户倾斜。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22+5 +5-6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2]   县域政府治理模式的新变化 [J].
折晓叶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1) :121-139+207
[3]   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 [J].
渠敬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5) :113-130+207
[4]   财政资金的专项化及其问题 兼论“项目治国” [J].
周飞舟 .
社会, 2012, 32 (01) :1-37
[5]   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 [J].
折晓叶 ;
陈婴婴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4) :126-148+223
[6]   水利的依附性:水土关系视阈下的中国农田水利——基于湖北两个村庄的对比研究 [J].
林辉煌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8 (02) :139-149
[7]   论农村基层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J].
贺雪峰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0, 12 (06) :45-61+97
[8]  
粮食安全国家责任与地方目标的博弈[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杜志雄, 2012
[9]  
《中央财政拨付3 19.2亿元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 .2 财政部新闻办公室. 财政部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