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能提升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度吗?——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96
作者
杨青 [1 ]
吉赟 [1 ]
王亚男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高铁; 信息不对称; 盈余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532 [中国铁路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205 ; 082303 ; 0202 ;
摘要
本文搜集了2006-2016年中国201个地级市高铁开通的情况,并匹配了A股1,244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DID)模型,研究了高铁开通对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高铁通车之后,分析师盈余预测的精准度显著提升,分歧度和乐观度显著下降。进一步考察高铁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发现高铁开通显著增加了对沿线公司进行实地调研的分析师数量及人均调研次数。高铁开通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处理成本较低的企业、公司治理水平较好的企业以及分析师面临买方压力较小的企业中。动态地来看,高铁开通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通车两年以后。此外,在利用工具变量法、控制飞机出行以减少内生性问题之后,上述结论仍稳健。这说明高铁的开通改善了资本市场的信息环境,使得分析师能够更好地扮演信息中介的角色。文章较早研究了高铁开通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揭示了高铁在金融市场的信息传导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68 / 188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高铁能改善企业资源配置吗?——来自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高铁地理数据的微观证据 [J].
李欣泽 ;
纪小乐 ;
周灵灵 .
经济评论, 2017, (06) :3-21
[2]   时空压缩下的风险投资——高铁通车与风险投资区域变化 [J].
龙玉 ;
赵海龙 ;
张新德 ;
李曜 .
经济研究, 2017, 52 (04) :195-208
[3]   声誉模式抑或信息模式:中国证券分析师如何影响市场? [J].
张宗新 ;
杨万成 .
经济研究, 2016, 51 (09) :104-117
[4]   卖空机制与分析师乐观性偏差——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检验 [J].
李丹 ;
袁淳 ;
廖冠民 .
会计研究, 2016, (09) :25-31
[5]   微博、信息披露与分析师盈余预测 [J].
胡军 ;
王甄 ;
陶莹 ;
邹隽奇 .
财经研究, 2016, 42 (05) :66-76
[6]   互联网沟通能够改善市场信息效率吗?——基于深交所“互动易”网络平台的研究 [J].
谭松涛 ;
阚铄 ;
崔小勇 .
金融研究, 2016, (03) :174-188
[7]   上市公司调研能否提高分析师预测精度 [J].
谭松涛 ;
崔小勇 .
世界经济, 2015, 38 (04) :126-145
[8]   分析师跟踪与企业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J].
李春涛 ;
宋敏 ;
张璇 .
金融研究, 2014, (07) :124-139
[9]   媒体关注度、分析师关注度与盈余预测准确度 [J].
周开国 ;
应千伟 ;
陈晓娴 .
金融研究, 2014, (02) :139-152
[10]   现金分布、公司治理与过度投资——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现金持有状况的考察 [J].
张会丽 ;
陆正飞 .
管理世界, 2012, (03) :141-15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