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可达性与创新——高铁开通影响城市创新的最优作用半径研究

被引:92
作者
叶德珠 [1 ]
潘爽 [1 ]
武文杰 [1 ]
周浩 [2 ]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2]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城市创新; 高铁; 距离; 可达性; 经济集聚;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200211.004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532 [中国铁路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高铁拉近了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重塑了人才这一创新第一要素的空间配置,为中小城市吸纳创新资源拓宽了空间。本文采用全国284个地级市2005—2015年面板数据,将高铁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PSM-DID模型对"距离与城市创新"命题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高铁开通显著地提高了全国整体的城市创新水平;(2)高铁开通的城市创新效应呈现依"与中心城市的距离"增加而递减的特征,同时高铁开通对中心城市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城市创新提升效果不明显,表现出虹吸效应特征,综合这两种效应,最终高铁开通的城市创新效应在"与中心城市的距离"这个维度上呈现"∽"型结构特征,其作用的最优半径为距离中心城市200公里的范围;(3)高铁开通促进城市创新的机制之一是促进城市经济集聚;(4)高铁开通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具有随着开通时长的增加而逐渐衰减的特征以及区域异质性。本文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安慰剂检验以及工具变量等处理后依然成立,可为中小城市的差异化发展和战略定位提供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61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高铁开通对高端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影响 [J].
宣烨 ;
陆静 ;
余泳泽 .
财贸经济, 2019, 40 (09) :117-131
[2]   高铁开通是否促进了区域创新? [J].
卞元超 ;
吴利华 ;
白俊红 .
金融研究, 2019, (06) :132-149
[4]   高铁开通与城市创新 [J].
杨思莹 ;
李政 .
财经科学, 2019, (01) :87-99
[5]   中国的高速铁路建设与城市经济增长 [J].
刘勇政 ;
李岩 .
金融研究, 2017, (11) :18-33
[6]   经济集聚下技术创新强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分析 [J].
陶长琪 ;
彭永樟 .
产业经济研究, 2017, (03) :91-103
[7]   时空压缩下的风险投资——高铁通车与风险投资区域变化 [J].
龙玉 ;
赵海龙 ;
张新德 ;
李曜 .
经济研究, 2017, 52 (04) :195-208
[8]   中国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经济集聚与均等化的影响 [J].
李红昌 ;
Linda Tjia ;
胡顺香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6, 33 (11) :127-143
[9]   高铁建设能否重塑中国的经济空间布局——基于就业、工资和经济增长的区域异质性视角 [J].
董艳梅 ;
朱英明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10) :92-108
[10]   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分布效应——来自高铁开通的证据 [J].
张克中 ;
陶东杰 .
经济学动态, 2016, (06) :6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