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开通是否促进了区域创新?

被引:272
作者
卞元超 [1 ]
吴利华 [2 ]
白俊红 [1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2]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高铁; 区域创新; 创新差距; 双重差分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532.3 [铁路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文章通过理论分析,探讨了高铁开通影响区域创新活动以及区域创新差距的内在机制,进而以是否开通高铁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4年-2015年中国287个地级市的数据,实证分析了高铁开通对区域创新及其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考察期内,高铁开通显著提升了区域创新水平,其机制主要在于高铁开通后所引发的创新要素流动效应;高铁开通能够对区域创新差距产生重要影响:即相对于未开通高铁的城市来说,开通高铁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创新速度持续提升,这能够进一步拉大区域之间的创新差距;且高铁开通在促进区域创新过程中也存在着显著的时间动态效应。分地区估计结果显示,高铁开通能够促进东部地区城市创新活动的开展,也拉大了其内在的创新差距;而由于高铁开通所引发的人才流失,高铁开通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创新活动及其差距的影响效应不显著。文章研究结论可能为优化中国区域创新格局、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49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高铁开通会促进企业高级人才的流动吗? [J].
杜兴强 ;
彭妙薇 .
经济管理, 2017, 39 (12) :89-107
[2]   区域创新活动的空间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 [J].
苏屹 ;
林周周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 34 (11) :63-80
[3]   研发要素流动、空间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 [J].
白俊红 ;
王钺 ;
蒋伏心 ;
李婧 .
经济研究, 2017, 52 (07) :109-123
[4]   高铁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基于卫星灯光数据的研究 [J].
张俊 .
经济学(季刊), 2017, 16 (04) :1533-1562
[5]   交通基础设施的区域经济效应与影响机制研究——来自郑西高铁沿线的证据 [J].
刘志红 ;
王利辉 .
经济科学, 2017, (02) :32-46
[6]   时空压缩下的风险投资——高铁通车与风险投资区域变化 [J].
龙玉 ;
赵海龙 ;
张新德 ;
李曜 .
经济研究, 2017, 52 (04) :195-208
[7]   “乡音”能否降低公司代理成本?——基于方言视角的研究 [J].
戴亦一 ;
肖金利 ;
潘越 .
经济研究, 2016, 51 (12) :147-160+186
[8]   高铁建设能否重塑中国的经济空间布局——基于就业、工资和经济增长的区域异质性视角 [J].
董艳梅 ;
朱英明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10) :92-108
[9]   匿名审稿制度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学进步吗?——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研究 [J].
刘瑞明 ;
赵仁杰 .
经济学(季刊), 2017, 16 (01) :173-204
[10]   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分布效应——来自高铁开通的证据 [J].
张克中 ;
陶东杰 .
经济学动态, 2016, (06) :6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