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格局发展演变及优化策略

被引:109
作者
徐宜青
曾刚
王秋玉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关键词
城市群; 创新协同; 技术知识; 高质量发展; 国际竞争力; 长三角一体化;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8.11.015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协同创新是加快城市群一体化进程,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动力。文章利用2001—2015年合作专利数据,通过块模型分析、凝聚子群分析、知识复杂度测算等方法,论述了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发展过程,分析了不同区域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技术知识差异。研究发现:(1)2001—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模式实现了由外部型向综合型的转变,"Z"字形交通主轴沿线城市协同创新能力提升最快。(2)上海、南京创新带头作用显著,多层级创新板块组合模式是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3)长三角内部城市技术知识生产水平与其技术知识复杂度相关性较低,有必要构建分工协作的区域创新共同体,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服务。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区域创新网络模式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J].
周灿 ;
曾刚 ;
宓泽锋 ;
鲜果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 (07) :795-805
[2]   长三角城市创新空间的集聚与溢出效应 [J].
王承云 ;
孙飞翔 .
地理研究, 2017, 36 (06) :1042-1052
[3]   “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网络分析方法的研究 [J].
种照辉 ;
覃成林 .
国际经贸探索, 2017, 33 (05) :16-28
[4]   新长三角城市群创新空间格局演化与机理 [J].
滕堂伟 ;
方文婷 .
经济地理, 2017, 37 (04) :66-75
[5]   中国碳排放的空间关联及其解释——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 [J].
张德钢 ;
陆远权 .
软科学, 2017, 31 (04) :15-18
[6]   京津冀协同创新水平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 [J].
孙瑜康 ;
李国平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 (01) :78-86
[7]   基于SEM模型下长三角区域创新研究 [J].
陈国生 ;
赵立平 ;
黄飞 ;
陈政 ;
戴鹏飞 .
经济地理, 2016, 36 (09) :135-140
[8]   高铁时代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重构——基于社会网络分析 [J].
方大春 ;
孙明月 .
经济地理, 2015, 35 (10) :50-56
[9]   基于能力结构关系模型的区域协同创新研究 [J].
范斐 ;
杜德斌 ;
游小珺 ;
盛垒 ;
肖泽磊 .
地理科学, 2015, 35 (01) :66-74
[10]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及其解释——基于网络分析方法 [J].
李敬 ;
陈澍 ;
万广华 ;
付陈梅 .
经济研究, 2014, 49 (11) :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