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M模型下长三角区域创新研究

被引:7
作者
陈国生 [1 ,2 ]
赵立平 [3 ]
黄飞 [1 ]
陈政 [4 ]
戴鹏飞 [2 ]
机构
[1] 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
[3]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4] 湖南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区域创新; 空间权重; 空间动态面板模型; Moran's I;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6.09.018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采用空间经济计量方法,使用2003—2011年数据,研究长三角25个城市区域创新的空间集聚现象。主要结论包括:Moran's I值及散点图表明9年间长三角区域创新投入产出存在空间不平衡性,并向上海、无锡、南京、杭州和苏州5个城市集聚;以专利为创新产出的空间动态面板SEM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区域创新集聚受各城市的个体特征随机影响显著、前期创新产出影响显著且初始值具有内生性,如果忽略此影响,有可能会高估前期创新产出,而低估创新活动的空间相关性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长三角区域创新生产的空间计量分析 [J].
孙东 ;
杨端易 .
科技与经济, 2013, 26 (01) :70-74
[2]   创新要素集聚、政府支持与科技创新效率——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 [J].
余泳泽 .
经济评论, 2011, (02) :93-101
[3]   中国区域创新生产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J].
李婧 ;
谭清美 ;
白俊红 .
管理世界, 2010, (07) :43-55+65
[4]   空间权重矩阵对空间自相关的影响分析——以湖南省城乡收入差距为例 [J].
王红亮 ;
胡伟平 ;
吴驰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01) :110-115
[5]   新的空间权重矩阵及其在中国省域对外贸易中的应用 [J].
张嘉为 ;
陈曦 ;
汪寿阳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9, 29 (11) :84-92
[6]   人力资本约束下的科技政策效应 [J].
易先忠 .
中国人口科学, 2009, (05) :46-57+111
[7]   中国地区工业知识生产效率测算 [J].
吴延兵 .
财经研究, 2008, (10) :4-14
[8]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变迁的实证分析:基于创新系统的观点 [J].
李习保 .
管理世界, 2007, (12) :18-30+171
[9]   中国工业部门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J].
冯根福 ;
刘军虎 ;
徐志霖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11) :46-51
[10]   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实证研究 [J].
朱有为 ;
徐康宁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11) :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