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协定生效下的中国省际碳排放权分配研究

被引:32
作者
方恺 [1 ,2 ]
张琦峰 [1 ]
叶瑞克 [3 ]
周云亨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荷兰莱顿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3] 浙江工业大学绿色低碳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碳排放权; 配额; 气候变化; 巴黎协定;
D O I
10.13671/j.hjkxxb.2017.0402
中图分类号
F832.5 [金融市场];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随着《巴黎协定》正式生效,碳排放权作为关系人类福祉的一种新型发展权,如何分配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为分解落实我国政府提出的2030年碳减排"自主行动目标",提出公平性、效率性、可行性、可持续性4项分配原则,从社会、经济、环境三重维度系统选取分配指标,构建"共同但有区别"的省际碳排放权分配模型,据此对31个省区2016—2030年的碳排放配额进行核算.研究表明,碳排放配额最多为广东、山东和江苏,最少为西藏、新疆和青海.对比配额结果与当前碳排放规模发现,山西等9省区未来的碳排放空间呈现赤字,海南等16省区的碳排放空间呈现盈余,浙江等6省区则收支大致相抵.鉴于各省区面临不同的减排任务和压力,差别化的控排政策是保证我国"2030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1224 / 123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基于MRIO模型的中国省级区域碳足迹及碳转移研究 [J].
庞军 ;
高笑默 ;
石媛昌 ;
孙文龙 .
环境科学学报, 2017, 37 (05) :2012-2020
[2]   公平和效率维度下中国省际碳权分配原则分析 [J].
王倩 ;
高翠云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7) :53-61
[3]   基于代际公平的碳排放权分配研究 [J].
王慧慧 ;
刘恒辰 ;
何霄嘉 ;
曾维华 .
中国环境科学, 2016, 36 (06) :1895-1904
[4]   弱关联性约束下中国试点省市碳排放权分配效率研究 [J].
王庆山 ;
李健 .
软科学, 2016, 30 (03) :81-84+107
[5]   中国碳交易市场CO2排放权地区间分配效率研究 [J].
傅京燕 ;
黄芬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2) :1-9
[6]   基于IAMC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峰值目标实现路径研究 [J].
柴麒敏 ;
徐华清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6) :37-46
[7]   中国省际碳排放绩效及2020年减排目标分解 [J].
于潇 ;
孙猛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 (01) :57-65+172
[8]   后京都时代全球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模拟研究 [J].
朱潜挺 ;
吴静 ;
洪海地 ;
王铮 .
环境科学学报, 2015, 35 (01) :329-336
[9]   中国经济增长中碳强度下降的省区贡献分解 [J].
王锋 ;
冯根福 ;
吴丽华 .
经济研究, 2013, 48 (08) :143-155
[10]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的中国区域居民消费碳足迹分析 [J].
姚亮 ;
刘晶茹 ;
王如松 ;
尹科 .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 (07) :2050-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