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RIZ的制造企业服务衍生研究

被引:36
作者
罗建强
赵艳萍
彭永涛
机构
[1]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服务创新; 服务衍生; 服务型制造; TRIZ; 案例研究;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16.05.004
中图分类号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2 ; 120202 ;
摘要
在制造业与服务业不断融合,并互动增强的趋势下,以实物产品为载体的服务衍生能够为供需双方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是当前我国制造企业攀升价值链高端的主要创新方式。为了研究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特征,本文提出了制造企业服务衍生这一重要概念,以S重汽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利用TRIZ分析和解决创新问题的优势,从价值提升的视角,剖析了制造企业服务衍生的路径,及其基本思路和具体步骤。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制造企业以制造商与服务商的"二元"身份参与国际化大分工的市场竞争的背景下,基于TRIZ的制造企业服务衍生能有效缓解技术创新的桎梏,工业产品服务系统业务广度与深度能够得以同步提升,并在更大程度和范围上为企业和客户创造价值。研究结论为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服务型制造企业服务衍生的存在性研究 [J].
罗建强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 36 (12) :119-127
[2]   可持续发展下的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闭环产品服务系统 [J].
刘宇熹 ;
谢家平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 36 (01) :53-62
[3]   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模式研究 [J].
罗建强 ;
彭永涛 ;
张银萍 .
当代财经, 2014, (12) :67-76
[4]   基于TRIZ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J].
杨波 .
科研管理, 2014, 35 (08) :93-100
[5]   基于Kano-QFD的个性化产品属性指标重要度确定方法 [J].
孙园园 ;
刘飞 ;
李丽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4, 20 (11) :2697-2704
[6]   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 [J].
肖挺 ;
刘华 ;
叶芃 .
管理学报, 2014, 11 (04) :591-598
[7]   服务型制造模式的竞争优势分析与实证研究——基于江苏200家制造企业数据 [J].
杨慧 ;
宋华明 ;
俞安平 .
管理评论, 2014, 26 (03) :89-99
[8]   基于增值服务的服务型制造企业商业模式 [J].
方红卫 ;
马建 .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3, 13 (05) :99-104
[9]   制造业服务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J].
周大鹏 .
世界经济研究, 2013, (09) :17-22+48+87
[10]   我国制造业转型方向及其实现模式研究——延迟策略实施的视角 [J].
罗建强 ;
赵艳萍 ;
程发新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34 (09) :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