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旱灾承灾体恢复力的影响因素——基于野外土地利用测量与入户调查

被引:7
作者
周洪建 [1 ,2 ]
王静爱 [1 ,2 ]
贾慧聪 [1 ]
易湘生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研究实验室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恢复力; 脆弱性; 农业旱灾; 土地利用; 鼎城高排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恢复力作为刻画人类自身响应和发挥主体能力、积极抵御和适应外界变化的指标,在灾害学领域的引入进一步丰富和明晰了灾害承灾体的性质,与脆弱性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但当前对灾害恢复力的研究不足,如何界定灾害恢复力的特征、诊断和定量评价恢复力尚存在较大的探讨空间。在湖南鼎城高排河流域野外土地利用现状测量与入户调查所得数据和气象数据的基础上,应用数学统计方法重点分析了土地利用、农户经济、文化素质状况等因素与农业旱灾承灾体恢复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地貌类型与海拔高度从较大尺度上决定了农业旱灾承灾体恢复力的大小,水源地位置及其蓄水能力、水田与旱地的比例关系、劳动力文化水平、农户实际年收入和非农收入比例是影响农业旱灾承灾体恢复力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当代地理学之人地相互作用研究的趋向——全球变化人类行为计划(IHDP)第六届开放会议透视 [J].
史培军 ;
王静爱 ;
陈婧 ;
叶涛 ;
周洪建 .
地理学报, 2006, (02) :115-126
[2]   灾害恢复力研究进展综述 [J].
刘婧 ;
史培军 ;
葛怡 ;
王静爱 ;
吕红峰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2) :211-218
[3]   四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J].
史培军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6) :1-7
[4]   湖南鼎城农业旱灾脆弱性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J].
苏筠 ;
周洪建 ;
崔欣婷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4) :522-527
[5]   中国农业旱灾承灾体脆弱性诊断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J].
王静爱 ;
商彦蕊 ;
苏筠 ;
王志强 ;
杨春燕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130-137
[6]   长江中游平原农业水灾风险管理的制度建设 [J].
陶建平 ;
雷海章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6) :621-625
[7]   长江中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土地利用思考 [J].
刘慧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6) :616-620
[8]  
Assessing resilience and vu lner-ab ility:Principles,strategies and actions .2 Buckle P,G raham M,Smale S. Em ergency Man-agem ent Australia,D epartm ent of D efence Project 15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