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鼎城农业旱灾脆弱性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被引:19
作者
苏筠
周洪建
崔欣婷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研究实验室
[3] 北京
[4]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研究实验室
关键词
鼎城区; 农业旱灾; 脆弱性评价; 变化; 原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农业旱灾的形成是降水不足或不均与农业生产系统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承灾体脆弱性的高低会起到“放大”或“缩小”灾情的作用,降低承灾体的脆弱性是抗灾减灾的主要和有效途径。选择湖南省鼎城区为研究区,发现在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相似,即致灾强度相似的两个年份(1988年和2001年),粮食因灾损失量前高后低。通过建立包括作物需水亏缺指数、耕地的灌溉便捷指数、耕地平坦指数、耕地生产投入指数等7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1988年和2001年该区的农业旱灾承灾体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区的承灾体脆弱性明显降低,分析其原因,发现作物结构调整(中稻播种面积比例的适当增加)、耕地条件和生产力的改善、利用灌溉条件能力的提高有效地降低了该区农业旱灾承灾体脆弱性,减小了粮食生产的因灾损失。为致灾因子相似、承灾体脆弱性不同会“放大”或“缩小”灾情提供了实证案例。
引用
收藏
页码:522 / 5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水稻干旱动态模拟及干旱损失评估 [J].
宋丽莉 ;
王春林 ;
董永春 .
应用气象学报, 2001, (02) :226-233
[2]   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新进展——脆弱性研究 [J].
商彦蕊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0, (02) :73-77
[3]   陕西省农业旱灾系统及农业旱灾灾情模型研究 [J].
王平 ;
史培军 .
自然灾害学报, 1998, (02) :32-39
[4]   常德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J].
董明辉 ;
赵建国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7, (01) :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