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空间分布、演变与聚居类型

被引:40
作者
谌丽 [1 ,2 ,3 ]
张文忠 [1 ,2 ]
党云晓 [1 ,2 ,3 ]
余建辉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低收入人群; 空间分布与演变; 聚居类型;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1 [城市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以北京市各街区的低收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2005年和2009年北京市大规模居民调查问卷为基础数据,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因子生态分析方法揭示北京市低收入群体的属性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的特点、变化与聚居类型。研究发现:北京市低收入人群中低龄与高龄人口、中低学历及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人所占比重较高。从空间分布来看,低收入占比较高的街区单元主要分布在城市边缘郊区,并随着城市建设出现向外发展的趋势;与2005年相比,2009年北京市低收入人口出现了初步集聚化特征,西北五环外街道的低收入集聚强度不断提高,同时二环内的低收入集聚强度也有所增加;受CBD快速发展和奥运建设影响,北京市东部和北部的低收入人群比例大幅度降低。最后,本文总结出三类具有代表性的低收入人群聚居类型,分别为本地型、流动型和新移民型。
引用
收藏
页码:720 / 73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基于社会属性的北京市居民群体空间自相关分析 [J].
余建辉 ;
张文忠 .
地理研究, 2010, 29 (05) :820-829
[2]   南京市不同社会群体的贫困集聚度、贫困特征及其决定因素 [J].
何深静 ;
刘玉亭 ;
吴缚龙 .
地理研究, 2010, 29 (04) :703-715
[3]   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和剥夺的空间模式 [J].
袁媛 ;
吴缚龙 ;
许学强 .
地理学报, 2009, 64 (06) :753-763
[4]   法国社会住宅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 [J].
赵明 ;
弗兰克合雷尔 .
国际城市规划, 2008, (02) :62-66
[5]   转型期城市低收入邻里的类型、特征和产生机制:以南京市为例 [J].
刘玉亭 ;
吴缚龙 ;
何深静 ;
李志刚 .
地理研究, 2006, (06) :1073-1082
[6]   转型期广州大都市区户籍贫困人口特征和空间分布 [J].
袁媛 ;
薛德升 ;
许学强 .
热带地理, 2006, (03) :248-253
[7]   转型期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J].
李志刚 ;
吴缚龙 .
地理学报, 2006, (02) :199-211
[8]   城市“贫困聚居”现象分析及其对策探讨——以北京市为例 [J].
张高攀 .
城市规划, 2006, (01) :40-46+54
[9]   北京流动人口特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区域差异 [J].
鲁奇 ;
吴佩林 ;
鲁礼新 ;
王国霞 .
地理学报, 2005, (05) :851-862
[10]   南京城市贫困空间调查与分析 [J].
陈果 ;
顾朝林 ;
吴缚龙 .
地理科学, 2004, (05) :54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