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和剥夺的空间模式

被引:77
作者
袁媛 [1 ]
吴缚龙 [2 ]
许学强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2] 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
关键词
贫困和剥夺; 空间模式; 转型时期; 地域指标; 个体数据;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利用普查数据、民政数据和问卷调查资料,从城市宏观空间与个体微观层面,系统检测了转型时期中国城市贫困和城市剥夺的空间模式及形成原因。研究发现:城市贫困和剥夺具有在内城区重合、外围区分离的特点。内城居住区的户籍贫困人口在住房、教育、设施等多方面处于被剥夺状况,外围的企业配套区户籍贫困人口则没有很明显的被剥夺状况,外来人口聚居区的低收入和贫困农民工处于被剥夺状况。究其原因,计划经济时代和转型时期的城市住房、建设和更新等空间政策的共同作用,直接导致了户籍贫困人口和农民工生活状况的差异,进而产生了迥异于西方城市特征的中国城市贫困和剥夺的空间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753 / 76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转型时期中国城市贫困地理的实证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J].
袁媛 ;
许学强 .
地理科学, 2008, (04) :457-463
[2]   广州市城市贫困空间分布、演变和规划启示 [J].
袁媛 ;
许学强 .
城市规划学刊, 2008, (04) :87-91
[3]   清代广州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 [J].
魏立华 ;
闫小培 ;
刘玉亭 .
地理学报, 2008, (06) :613-624
[4]   国外综合贫困研究及对我国贫困地理研究的启示 [J].
袁媛 ;
许学强 .
世界地理研究, 2008, (02) :121-128
[5]   转型时期广州城市户籍人口新贫困的地域类型和分异机制 [J].
袁媛 ;
许学强 ;
薛德升 .
地理研究, 2008, (03) :672-682
[6]   转型时期广州市社会区分析 [J].
周春山 ;
刘洋 ;
朱红 .
地理学报, 2006, (10) :1046-1056
[7]   转型时期我国城市贫困研究述评 [J].
袁媛 ;
薛德升 ;
许学强 .
人文地理, 2006, (01) :93-99
[8]   城市“贫困聚居”现象分析及其对策探讨——以北京市为例 [J].
张高攀 .
城市规划, 2006, (01) :40-46+54
[9]  
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M]. 科学出版社 , 刘玉亭著, 2005
[10]   Measuring multiple deprivation at the small-area level [J].
Noble, M ;
Wright, G ;
Smith, G ;
Dibben, C .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ECONOMY AND SPACE, 2006, 38 (01) :169-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