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不同社会群体的贫困集聚度、贫困特征及其决定因素

被引:27
作者
何深静 [1 ]
刘玉亭 [2 ]
吴缚龙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
关键词
贫困发生率; 贫困集聚度; 贫困特征; 决定因素; 南京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基于2005年在南京市进行的大规模家庭户调查,检查城市不同社会群体的贫困发生率和贫困集聚度,并分析不同贫困群体的特征及贫困的决定因素。1370个调查案例被分为三种类型:无失业人员的城市家庭、有失业人员的城市家庭、农民工家庭。研究采用主观感知和客观测度两种方法分析不同城市群体的贫困发生率和贫困集聚度。城市贫困群体的特征分析集中于其日常生活的最基本元素,包括人口学特征、社会权利、住房条件、邻里关系和社会网络等。研究发现,有失业人员的城市家庭与农民工家庭有着相似的贫困发生率,后者更遭受多重不利。在贫困决定因素方面,城市家庭的贫困主要取决于不利的个人和家庭特征因素,而农民工家庭的贫困很大程度上与制度歧视相联系,农民工不仅在生活条件上而且在社会保障方面仍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引用
收藏
页码:703 / 71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转型期城市低收入邻里的类型、特征和产生机制:以南京市为例 [J].
刘玉亭 ;
吴缚龙 ;
何深静 ;
李志刚 .
地理研究, 2006, (06) :1073-1082
[2]   南京城市贫困空间调查与分析 [J].
陈果 ;
顾朝林 ;
吴缚龙 .
地理科学, 2004, (05) :542-549
[3]   中国就业统计的一致性:事实和政策涵义 [J].
蔡昉 .
中国人口科学, 2004, (03) :4-12+81
[4]   中国城镇失业保障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前瞻 [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 ;
丁宁宁 ;
葛延风 ;
董克用 ;
杨燕绥 ;
孙炳耀 .
管理世界, 2001, (01) :77-86
[5]   南京市流动人口研究 [J].
冯健 ;
周一星 ;
程茂吉 .
城市规划, 2001, (01) :16-22
[6]   北京城市贫困人口特征、成因及其解困对策 [J].
马清裕 ;
陈田 ;
牛亚菲 ;
钱志鸿 .
地理研究, 1999, (04) :400-406
[7]   中国城镇失业状况分析 [J].
胡鞍钢 .
管理世界, 1998, (04) :47-63
[8]   确定中国城镇贫困线方法的探讨 [J].
唐钧 .
社会学研究, 1997, (02) :62-73
[9]  
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M]. 科学出版社 , 刘玉亭著, 2005
[10]  
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李强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