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时代个人信息权的国家保护义务

被引:52
作者
赵宏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个人信息权; 个人信息的公法保护; 国家的消极义务; 国家的积极义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民法典》虽未对个人信息予以权利化处理,但却在私法保护之外,纳入了公法保护,由此将个人信息保护提升至全新高度。个人信息的公法保护框架可具体拆分为国家的消极义务和积极义务两个方面,前者在于防堵国家对于个人信息的无限度收集和不当使用;后者揭示在个人面对与其地位不对等的信息控制者时,国家需承担的介入和保护义务。上述双重义务框架在《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中已初现端倪,《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也在吸纳欧盟经验的基础上,广泛纳入了公权机关在信息保护中的责任,但该草案的规定还相对粗糙,在上述双重义务构架下,个人信息的公法保护如何展开,还需借助数据法的原理和域外数据立法与实践进行细致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0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详解[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王利明, 2017
[12]  
个人数据保护法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郭瑜, 2012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研究报告[M]. 法律出版社 , 周汉华, 2006
[14]  
个人信息保护前沿问题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周汉华, 2006
[15]  
‘Look to yourselves, that we lose not those things which we have wrought.’ What do the proposed changes to the purpose limitation principle mean for public bodies' rights to access third-party data?[J] . Judith Rauhofer.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Computers & Technology . 2014 (2)
[16]  
Property Rules, Liability Rules, and Inalienability: One View of the Cathedral[J] . Guido Calabresi,A. Douglas Melamed.Harvard Law Review . 1972 (6)
[17]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 .2 .
[18]   探索激励相容的个人数据治理之道——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方向 [J].
周汉华 .
法学研究, 2018, 40 (02) :3-23
[20]   信息自决权在我国的保护现状及其立法趋势前瞻 [J].
赵宏 .
中国法律评论, 2017, (01) :14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