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激励相容的个人数据治理之道——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方向

被引:395
作者
周汉华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激励相容; 个人信息保护法; 个人信息控制权; 信息安全风险; 大数据时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控制者对于个人信息有很强的利用激励而缺乏同等程度的保护激励。如果法律规则只是简单施加各种禁止性或者强制性规定,势必因为激励不相容影响有效实施。尽管立法模式不同,不论欧盟还是美国,近年来都在探索建立激励相容的个人数据治理体系。我国目前的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立法存在法律要求与信息控制者内部治理机制脱节、刑法制裁与其他法律手段脱节、责任规范与行为规范脱节等问题。个人信息保护法应以培育信息控制者内部治理机制为目标,以构筑有效的外部执法威慑为保障,促使信息控制者积极履行法律责任,并对违法行为予以制裁。个人信息保护法应确认信息主体在公法上的个人信息控制权,不能也不应该回避基本权利话语。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需要先从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角度切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推动激励相容机制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3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1]   “公民个人信息”的权利属性与刑法保护思路 [J].
于志刚 .
浙江社会科学, 2017, (10) :4-14+155
[2]   论互联网创新与监管之关系——基于美欧日韩对比的视角 [J].
曹建峰 .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7, (08) :72-80
[3]   我国《民法总则》的成功与不足 [J].
王利明 ;
周友军 .
比较法研究, 2017, (04) :1-15
[4]   国家电网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态势感知的实践 [J].
陈春霖 ;
屠正伟 ;
郭靓 .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7, 15 (06) :3-8
[5]   关于《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 [J].
刘金瑞 .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7, (06) :72-78
[6]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刑法边界——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为例 [J].
田诗媛 .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7, (02) :78-82
[8]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路径重构 [J].
范为 .
环球法律评论, 2016, 38 (05) :92-115
[9]   再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 [J].
王世伟 ;
曹磊 ;
罗天雨 .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6, 42 (05) :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