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刑法边界——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为例

被引:9
作者
田诗媛
机构
[1] 武汉大学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个人信息; 刑法边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大数据时代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冲击,被巨大风险裹挟的个人信息也亟待法律的保护。然而,由于前置性法律的缺失以及信息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刑法被作为个人信息保护的廉价工具,刑法的功能定位也被模糊化。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明确刑法的边界,严格把控刑事制裁标准,慎用刑罚。同时要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和管理措施,构建一体化的个人信息法律保护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研究.[D].吴苌弘.华东政法大学.2013, 01
[2]  
非法获取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问题研究.[D].马晓晓.华东政法大学.2016, 08
[3]  
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应然路径.[D].吴涤非.华东政法大学.2016, 08
[4]   大数据时代数据犯罪的类型化与制裁思路 [J].
于志刚 ;
李源粒 .
政治与法律, 2016, (09) :13-29
[5]   网络犯罪的立法扩张与司法适用 [J].
喻海松 .
法律适用, 2016, (09) :2-10
[6]   编纂一部网络时代的民法典 [J].
王利明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8 (07) :8-14+129
[8]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在司法认定中的若干问题研究——兼评《刑法修正案(九)》第十七条 [J].
韦尧瀚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1) :34-39
[9]   新刑法工具主义批判与矫正 [J].
魏昌东 .
法学, 2016, (02) :85-91
[10]   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问题研究 [J].
赵秉志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4, (01) :11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