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的有效性研究:基于财务报告问询函的证据

被引:329
作者
陈运森
邓祎璐
李哲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中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发展中心
关键词
问询函; 盈余管理; 一线监管; 证券交易所; 信息披露直通车;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9.0042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与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证监会监管不同,本文主要关注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的有效性。以上交所和深交所信息披露直通车改革的推行为契机,以上市公司收到交易所财务报告问询函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公司收到问询函监管后盈余管理行为得到抑制,且针对前一年年报或当年季报/半年报的收函总数越多或同一财务报告被问询次数越多,则当年的盈余管理降低幅度越大,同时问询函细分特征及问题分类也会显著影响盈余管理程度的降低;进一步地,问询函的监管作用依赖于产权性质和信息环境,对于国有企业和信息环境较差的企业监管效果欠佳。结论表明,交易所通过问询函监管促进了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监管机构应加强以问询函为代表的一线监管,突出交易所作为一线监管的主体,从而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创新监管方式"和"防范重大风险"的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85+208 +208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预防性监管能够抑制股价崩盘风险吗?——基于交易所年报问询函的研究 [J].
张俊生 ;
汤晓建 ;
李广众 .
管理科学学报, 2018, 21 (10) :112-126
[2]   非行政处罚性监管能改进审计质量吗?——基于财务报告问询函的证据 [J].
陈运森 ;
邓祎璐 ;
李哲 .
审计研究, 2018, (05) :82-88
[3]   非处罚性监管具有信息含量吗?——基于问询函的证据 [J].
陈运森 ;
邓祎璐 ;
李哲 .
金融研究, 2018, (04) :155-171
[4]   董事网络关系、信息桥与投资趋同 [J].
陈运森 ;
郑登津 .
南开管理评论, 2017, 20 (03) :159-171
[5]   违规监管具有治理效应吗——兼论股价同步性指标的两重性 [J].
顾小龙 ;
辛宇 ;
滕飞 .
南开管理评论, 2016, 19 (05) :41-54
[6]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潜在的“地雷”吗?——基于股价崩盘风险视角的研究 [J].
谢德仁 ;
郑登津 ;
崔宸瑜 .
管理世界, 2016, (05) :128-140+188
[7]   上市公司、审计师与监管机构的财务舞弊博弈研究 [J].
陈佳声 .
审计研究, 2014, (04) :89-96
[8]   民营上市公司的政治关联、证券违规与盈余质量 [J].
沈红波 ;
杨玉龙 ;
潘飞 .
金融研究, 2014, (01) :194-206
[9]   信息发布者与资本市场效率 [J].
毛新述 ;
王斌 ;
林长泉 ;
王楠 .
经济研究, 2013, 48 (10) :69-81
[10]   审计师惩戒与审计定价——基于中国证监会2008-2010年行政处罚案的研究 [J].
刘笑霞 .
审计研究, 2013, (02) :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