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审计师与监管机构的财务舞弊博弈研究

被引:53
作者
陈佳声
机构
[1] 审计署驻沈阳特派员办事处
关键词
财务舞弊; 监管; 审计; 博弈; 上市公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239.4 [各类审计];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2 ; 120202 ; 120201 ;
摘要
基于财务舞弊理论,本文对上市公司与外部审计师、上市公司管理层与内部审计师和上市公司与监管机构之间的财务舞弊进行博弈分析,并利用资本市场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监管部门的及时介入有效减少了上市公司的持续舞弊,监管部门的处罚对上市公司舞弊的减少作用不显著,管理层自利行为加大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风险,同时,外部审计师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违规的监督作用并不理想。监管部门应降低监督成本,加大处罚力度以降低上市公司舞弊的概率,上市公司治理层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高管薪酬体系,强化内部审计对管理层的约束,外部审计师要保持独立性并积极发挥监督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股权激励视角的管理层自利性财务重述研究 [J].
刘媛媛 ;
李晶 .
科学决策, 2012, (02) :10-26
[2]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的博弈论研究 [J].
陈国辉 ;
张金松 .
财经问题研究, 2008, (01) :51-56
[3]   公司治理演进与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博弈分析与历史证据 [J].
杜兴强 .
财经研究, 2004, (09) :74-84
[4]   对当前我国企业舞弊问题的实证调查 [J].
李若山 ;
金彧昉 ;
祁新娥 .
审计研究, 2002, (02) :17-22
[5]   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红光实业的案例分析 [J].
刘峰 .
会计研究, 2001, (07) :7-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