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融资融券制度安排与分析师盈利预测乐观偏差

被引:131
作者
褚剑 [1 ]
秦璇 [2 ]
方军雄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商学院会计系
[2]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
关键词
融资融券; 分析师; 盈利预测; 乐观偏差; 股价崩盘风险;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9.0011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2010年开始实施的融资融券制度是中国资本市场重要的制度创新,旨在引入卖空机制以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但是两融的实际交易数据却显示,相较于融资交易,融券交易仅占两融交易的1%左右,由此,融资融券的这种非对称交易对资本市场会产生何种后果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从资本市场的重要信息中介——分析师角度切入,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融资融券制度对分析师盈利预测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融资融券制度的实施不仅没有改善分析师的预测准确度,反而导致分析师发布乐观性的盈利预测,而分析师盈利预测的这种乐观偏差正是来源于火热的融资交易。进一步研究表明,上述现象在牛市的外部市场态势、机构持股比例较高的利益冲突情形下更明显,而分析师的声誉能够起到缓解作用。分析师通过发布乐观性盈利预测提升了标的股票换手率,并且对标的股票发布乐观性盈利预测的分析师更可能被评为明星分析师。在卖空机制作用有限的背景下,分析师发布的乐观性盈利预测最终加剧了标的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本文的研究表明,融资融券制度下非对称性的融资交易促使分析师为了提高交易佣金和自身职业发展发布带有乐观偏差的盈利预测,最终反而损害了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这对监管层在预防融资追涨炒高等投机行为的同时切实降低市场卖空摩擦具有重要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66+228 +228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1]  
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M].王小鲁;樊纲;余静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978-7-5201-0022-9
[12]   放松卖空管制对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影响——来自中国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J].
王攀娜 ;
罗宏 .
金融研究, 2017, (11) :191-206
[13]   融资融券交易的信息治理效应 [J].
李志生 ;
李好 ;
马伟力 ;
林秉旋 .
经济研究, 2017, 52 (11) :150-164
[14]   分析师商业性动机与盈余预测偏差:来自融资融券的证据 [J].
胡凡 ;
夏翊 .
财经研究, 2017, 43 (07) :45-56
[15]   卖空的事前威慑、公司治理与企业融资行为——基于融资融券制度的准自然实验检验 [J].
顾乃康 ;
周艳利 .
管理世界, 2017, (02) :120-134
[16]   融资融券制度与市场定价效率——基于卖空摩擦的视角 [J].
顾琪 ;
王策 .
统计研究, 2017, 34 (01) :80-90
[17]   中国式卖空机制与公司创新——基于融资融券分步扩容的自然实验 [J].
权小锋 ;
尹洪英 .
管理世界, 2017, (01) :128-144+187
[18]   卖空机制与分析师乐观性偏差——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检验 [J].
李丹 ;
袁淳 ;
廖冠民 .
会计研究, 2016, (09) :25-31
[19]   分析师能有效发挥专业解读信息的作用吗?——基于汉字年报复杂性指标的研究 [J].
丘心颖 ;
郑小翠 ;
邓可斌 .
经济学(季刊), 2016, 15 (04) :1483-1506
[20]   中国式融资融券制度安排与股价崩盘风险的恶化 [J].
褚剑 ;
方军雄 .
经济研究, 2016, 51 (05) :14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