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增长锦标赛到治理竞赛:我国城市治理方式的转换及其问题

被引:63
作者
彭勃 [1 ,2 ]
赵吉 [1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2]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
关键词
治理竞赛; 城市治理; 行政发包制; 科层制; 政府激励;
D O I
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19.01.010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在增长锦标赛向治理竞赛的转变过程中,城市政府的政策目标、政策网络、评估手段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主要是由纵向政府间的激励机制与压力机制的改变决定的。在城市治理竞赛中,发包制被削弱,而科层制得以加强;条块竞争压力加大,属地兜底的特征突出。作为核心的竞赛规则,当前的指标化、数量化评估体系难以适应卓越导向型的城市治理目标。在科层压力与指标化的不当诱导下,城市治理创新普遍难以有效地容纳公民与社会参与,凸显了内卷化特征,需要通过体制机制调适、评估方式更新、治理理念转变等手段予以纠偏。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1]  
国家构建[M]. 学林出版社 , 弗朗西斯·福山, 2017
[12]  
长三角区域治理的理论与实践[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唐亚林, 2014
[13]  
数字与权力[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赵胜忠, 2014
[14]  
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 and fiscal incentives: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J] . Hehui Jin,Yingyi Qian,Barry R. Weingast.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2005 (9)
[15]  
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 A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J] . Andrew G. Walder.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1995 (2)
[16]   国家治理中的“路径依赖”与“范式转换”:运动式治理再认识 [J].
曹龙虎 .
学海, 2014, (03) :81-87
[17]   运动式治理:基于国内研究文献的述评 [J].
黄科 .
中国行政管理, 2013, (10) :107-112
[18]   “压力型体制”下的政治激励与地方环境治理 [J].
冉冉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3, (03) :111-118
[19]   国家治理逻辑与中国官僚体制:一个韦伯理论视角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3, (03) :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