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运动到运动式治理——改革前后的动员政治及其理论解读

被引:70
作者
叶敏
机构
[1] 华东理工大学
关键词
政治运动; 运动式治理; 动员政治;
D O I
10.19648/j.cnki.jhustss1980.2013.02.013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改革前的政治运动在改革后的"变身"是一种治理导向的运动式治理。在剖析政治运动和运动式治理的内部结构和异同之处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从政治运动向运动式治理的演变机理,这包括体制之变导致的政治运动的退场,社会之变形成的治理压力的堆积,以及政府之变造成的科层式治理的不足。运动式治理作为一种企图将政府力量发挥到极致的机制性安排具有深刻的社会政治背景,对于处于社会快速转型的中国,运动式治理虽然并不完美,但是似乎也不可或缺。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通过运动进行治理:乡镇基层政权的治理策略 对中国中部地区麦乡“植树造林”中心工作的个案研究 [J].
狄金华 .
社会, 2010, 30 (03) :83-106
[2]   动员式治理中的政府组织传播:南京个案 [J].
陈楚洁 .
重庆社会科学, 2009, (09) :105-109
[3]   政策工具的选择与政府的社会动员能力——对“运动式治理”的一个解释 [J].
唐贤兴 .
学习与探索, 2009, (03) :59-65
[7]   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 [J].
于建嵘 .
社会学研究, 2004, (02) :49-55
[8]   建国后政治运动的源头──政治学习运动述评 [J].
于风政 .
北京党史, 1999, (04) :13-17
[9]  
中国政治经济史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胡鞍钢,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