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式治理:基于国内研究文献的述评

被引:49
作者
黄科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运动式治理; 政治动员; 集体行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对运动式治理现象研究的深入需要有清晰的概念、类型、原因和问题意识作为支撑。本文立足于国内文献,试图厘清众说纷纭的运动式治理内涵,探寻一种有效的研究框架,探讨运动式治理的可能分类、形成原因以及其广受批判和质疑背后的深层逻辑,在此基础上力求勾勒出运动式治理的边界,为该议题的规范化和深入化作知识积累。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当代中国政府“运动式”治理模式及其转型研究.[D].杨志军.云南财经大学.2010, 04
[2]   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1, (10) :67-85
[3]   中国国家运动的形成与变异:基于政体的整体性解释 [J].
冯仕政 .
开放时代, 2011, (01) :73-97
[4]   运动式治理:一项关于土改的政治学分析 [J].
李里峰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04) :71-77
[5]   政策工具的选择与政府的社会动员能力——对“运动式治理”的一个解释 [J].
唐贤兴 .
学习与探索, 2009, (03) :59-65
[6]   从“运动型”治理到“可持续型”治理——中国公共治理模式嬗变的逻辑与路径 [J].
王洛忠 ;
刘金发 .
未来与发展, 2007, (05) :54-58
[8]   中国运动式治理的定义及其特征 [J].
冯志峰 .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07, (02) :29-32
[10]   从运动式执法到制度性执法 [J].
罗许生 .
重庆社会科学, 2005, (07) :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