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增长锦标赛到治理竞赛:我国城市治理方式的转换及其问题

被引:63
作者
彭勃 [1 ,2 ]
赵吉 [1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2]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
关键词
治理竞赛; 城市治理; 行政发包制; 科层制; 政府激励;
D O I
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19.01.010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在增长锦标赛向治理竞赛的转变过程中,城市政府的政策目标、政策网络、评估手段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主要是由纵向政府间的激励机制与压力机制的改变决定的。在城市治理竞赛中,发包制被削弱,而科层制得以加强;条块竞争压力加大,属地兜底的特征突出。作为核心的竞赛规则,当前的指标化、数量化评估体系难以适应卓越导向型的城市治理目标。在科层压力与指标化的不当诱导下,城市治理创新普遍难以有效地容纳公民与社会参与,凸显了内卷化特征,需要通过体制机制调适、评估方式更新、治理理念转变等手段予以纠偏。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作为政治达标赛的评比表彰:理论意义与演进逻辑——基于A省“省级园林县城”计划的案例研究 [J].
王哲 .
公共管理学报, 2018, 15 (03) :16-26+154
[2]   “官场+市场”与中国增长故事 [J].
周黎安 .
社会, 2018, 38 (02) :1-45
[3]   脱贫锦标赛:地方贫困治理的一个分析框架 [J].
王刚 ;
白浩然 .
公共管理学报, 2018, 15 (01) :108-121+158
[4]   政府治理机制转型与社会组织发展 [J].
黄晓春 ;
周黎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11) :118-138+206
[6]   为创新而竞争:一种新的地方政府竞争机制 [J].
何艳玲 ;
李妮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70 (01) :87-96
[8]   综合评价法在城市治理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J].
顾辉 .
江淮论坛, 2015, (06) :21-25
[9]   行政包干的组织基础 [J].
张静 .
社会, 2014, 34 (06) :85-97
[10]   再论行政发包制:对评论人的回应 [J].
周黎安 .
社会, 2014, 34 (06) :9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