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都市边缘区典型传统村落多维空间演变过程及其影响机理

被引:41
作者
杨忍
陆进锋
李薇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乡村地域系统; 乡村空间转型; 农耕文化; 乡村振兴; 旅游服务功能; 美丽乡村建设;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22.03.020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302 ;
摘要
伴随城市化和乡村空间消费化转型,大都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经历了多维度的空间重构。文章聚焦于都市边缘区典型传统村落空间多维演变过程与机理,从乡村地域系统的认知视角出发,尝试构建乡村的“物质—社会—文化”多维空间系统解释框架,以珠三角都市边缘区典型传统村落瓜岭村为例,通过深度访谈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剖析传统村落多维空间的演化过程及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从物质、社会和文化三个维度来综合理解乡村的空间系统,能更为立体和全面地认知乡村空间演化的过程与机理。(2)改革开放以来,瓜岭村的物质空间向旅游服务功能转变,社会空间呈现出开放化和复杂化的特征,文化空间历经了多样化和现代化的过程。(3)瓜岭村的多维空间演变受外部因素诱导和内部多维空间相互作用驱动,社会环境、市场需求与国家政策是主要的外部因素,而内部多维空间系统的相互驱动则以社会关系为核心。
引用
收藏
页码:190 / 19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聚落“双修”视角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活化路径研究——以湖南省张谷英村为例 [J].
李伯华 ;
李珍 ;
刘沛林 ;
窦银娣 .
地理研究, 2020, 39 (08) :1794-1806
[2]   西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识别需求 [J].
余压芳 ;
赵玉奇 ;
曾增 ;
王希 .
贵州民族研究 , 2020, (06) :74-78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乡村地理研究的主要理论演变与启示 [J].
杨忍 ;
陈燕纯 ;
张菁 ;
徐茜 .
地理科学, 2020, 40 (04) :544-555
[4]   论乡村聚落转型 [J].
曲衍波 .
地理科学, 2020, 40 (04) :572-580
[5]   传统声景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研究——以贵州侗族传统村落为例 [J].
毛琳箐 ;
康健 .
广西民族研究, 2020, (01) :108-116
[6]   乡村发展与重构格局特征及振兴路径——以广西为例 [J].
屠爽爽 ;
郑瑜晗 ;
龙花楼 ;
万诗梦 ;
梁小丽 ;
王炜 .
地理学报, 2020, 75 (02) :365-381
[7]   中国乡村地域系统与乡村振兴战略 [J].
刘彦随 ;
周扬 ;
李玉恒 .
地理学报, 2019, 74 (12) :2511-2528
[8]   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的图式语言研究——以张谷英村为例 [J].
李伯华 ;
郑始年 ;
刘沛林 ;
窦银娣 .
地理科学, 2019, 39 (11) :1691-1701
[9]   乡村聚落空间演变和优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屠爽爽 ;
周星颖 ;
龙花楼 ;
梁小丽 .
经济地理, 2019, 39 (11) :142-149
[10]   广州市城郊典型乡村空间分化过程及机制 [J].
杨忍 .
地理学报, 2019, 74 (08) :1622-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