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发展与重构格局特征及振兴路径——以广西为例

被引:74
作者
屠爽爽 [1 ,2 ]
郑瑜晗 [2 ,3 ]
龙花楼 [2 ,3 ]
万诗梦 [4 ]
梁小丽 [4 ]
王炜 [4 ]
机构
[1] 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4] 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乡村发展; 乡村重构; 乡村振兴; 乡村地域系统; 乡村地理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乡村重构是实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系统开展典型地区乡村发展与重构的格局特征及问题识别研究,是新阶段面向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科学施策的基础。以广西为案例地,基于熵值法支持下的TOPSIS模型,分时段综合评价全区乡村发展水平和乡村重构强度的格局特征,识别乡村发展与重构的问题区域,探讨实现乡村振兴的调控路径。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广西乡村发展水平快速提升,乡村地域正在由相对均质走向异质发展态势;各研究时段经济、社会、空间重构强度均值逐渐增大,经济重构愈发加快,空间重构后来居上但仍相对滞后;经济—社会—空间重构耦合度和协调度均值逐渐提升,但当前协调水平仍然不高。基于上述研究,识别出乡村发展与重构存在若干问题的7类计37个县域,问题区域的形成折射着地理环境影响的痕迹,是社会经济要素变化背景下地形地貌、区位条件、资源条件、经济基础、行为主体、区域政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乡村地域的健康发展有赖于经济—社会—空间的协调耦合,乡村振兴的实现既需要从宏观层面统筹谋划乡村重构的区域路径,还需要针对问题区域及其关键领域研制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优化的调控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365 / 38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中国乡村地域系统与乡村振兴战略 [J].
刘彦随 ;
周扬 ;
李玉恒 .
地理学报, 2019, 74 (12) :2511-2528
[2]   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耦合研究进展及展望 [J].
龙花楼 ;
戈大专 ;
王介勇 .
地理学报, 2019, 74 (12) :2547-2559
[3]   广州市城郊典型乡村空间分化过程及机制 [J].
杨忍 .
地理学报, 2019, 74 (08) :1622-1636
[4]   典型村域乡村重构的过程及其驱动因素 [J].
屠爽爽 ;
龙花楼 ;
张英男 ;
周星颖 .
地理学报, 2019, 74 (02) :323-339
[5]   城镇化进程中张谷英村功能转型与空间重构 [J].
李伯华 ;
周鑫 ;
刘沛林 ;
陈驰 ;
刘一曼 .
地理科学, 2018, 38 (08) :1310-1318
[6]   乡村重构的理论认知 [J].
龙花楼 ;
屠爽爽 .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 (05) :581-590
[7]   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J].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18, 73 (04) :637-650
[8]   黄淮海平原耕地功能演变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J].
张英男 ;
龙花楼 ;
戈大专 ;
屠爽爽 ;
曲艺 .
地理学报, 2018, 73 (03) :518-534
[9]   论乡村重构 [J].
龙花楼 ;
屠爽爽 .
地理学报, 2017, 72 (04) :563-576
[10]   中国乡村转型重构研究进展与展望——逻辑主线与内容框架 [J].
杨忍 ;
刘彦随 ;
龙花楼 ;
张怡筠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8) :1019-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