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村域乡村重构的过程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135
作者
屠爽爽 [1 ,2 ]
龙花楼 [2 ,3 ]
张英男 [2 ,3 ]
周星颖 [4 ]
机构
[1] 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4] 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乡村重构; 乡村振兴; 乡村地域系统; 大都市郊区; 平原农区; 乡村地理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乡村重构是实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一个完整的乡村重构过程通常由初始期、发展期、趋稳期、稳成期等不同阶段组成。本文在构建乡村重构过程分析的理论框架基础上,探索引入乡村发展指数、乡村重构强度指数和乡村重构贡献率的概念,选取大都市郊区和平原农区典型村域开展乡村重构过程的定量研究和驱动因素的对比分析。研究表明:(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产业结构由传统农业向工业采矿业、旅游服务业转型,黄山店村社会经济形态和地域空间结构发生了剧烈重构,乡村重构过程依次经历了初始阶段、发展阶段,目前处于趋稳阶段;杨桥村产业发展经历了传统农业主导、农业兼业化生产阶段,自2000年以来开始出现社会经济重构迹象,近年来在地方政府推动下生活空间发生重构,但经济形态尚未发生明显改观,目前村域整体上仍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2)黄山店村快速的乡村重构是市场需求牵引、政府宏观政策引导等外源性因素及资源环境、区位条件、行为主体、经济基础、文化特质等内源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杨桥村的重构历程主要受城镇化、工业化、技术进步等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以及"新农村建设""增减挂钩"等外源性政策因素主导,缺乏内生发展动力是导致其重构速度相对缓慢的根源。
引用
收藏
页码:323 / 339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1]  
西南丘陵山区村落居住空间重构研究.[M].王成.科学出版社.2015,
[2]  
中国乡村转型发展与土地利用.[M].龙花楼; 著.科学出版社.2012,
[3]  
乡村重构.[M].冯健; 著.商务印书馆.2012,
[4]  
城乡统筹下的乡村重构.[M].张泉[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  
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M].吴传钧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6]  
乡村空间系统及其演变研究.[M].张小林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  
Rural restructuring at village level under rapid urbanization in metropolitan suburbs of Chin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s in land use policy.[J].Shuangshuang Tu;Hualou Long;Yingnan Zhang;Dazhuan Ge;Yi Qu.Habitat International.2018,
[8]   Revitalize the world's countryside [J].
Liu, Yansui ;
Li, Yuheng .
NATURE, 2017, 548 (7667) :275-277
[9]  
The allo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ritical resources in rural China under restructuring: Problems and prospects.[J].Hualou Long;Shuangshuang Tu;Dazhuan Ge;Tingting Li;Yansui Liu.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16,
[10]   Restructuring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The Disappearance of Locally Owned Traditional Financial Services in Rural America [J].
Tolbert, Charles M. ;
Mencken, F. Carson ;
Riggs, T. Lynn ;
Li, Jing .
RURAL SOCIOLOGY, 2014, 79 (03) :355-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