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识别需求

被引:11
作者
余压芳 [1 ,2 ]
赵玉奇 [1 ,2 ]
曾增 [2 ,3 ]
王希 [2 ,3 ]
机构
[1] 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贵州大学城乡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3] 贵州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文化空间; 识别; 西南;
D O I
10.13965/j.cnki.gzmzyj10026959.2020.06.012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摘要
文章通过对西南地区近100个民族传统村落开展与保护发展规划相适应的文化空间识别实践,发现西南地区传统村落民族特色突出,文化空间是其精华所在,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交织导致文化空间的多义性和认知模糊性,文化空间识别理论和技术瓶颈突出,急需建构西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识别价值理论体系、技术执行体系、规划应用体系。最后尝试提出文化空间识别技术框架:将传统村落中的文化空间分解为可感知、易测度的参数集合,实现同一平台上文化空间认定、文化空间属性甄别、文化空间活跃状态的综合判定,在文化空间传统特征因子采集、核心参数筛选、综合识别验证三阶段形成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识别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我国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研究综述附视频 [J].
余压芳 ;
庞梦来 ;
张桦 .
贵州民族研究, 2019, (12) :74-78
[2]   族群互动视域下文化空间共享与民间权力互嵌研究——以贵州省南部地区怎雷村为例 [J].
袁东升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 40 (09) :52-59
[3]   “文化空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以来凤“舍巴日”、“牛王节”为例 [J].
刘婷 ;
李亚 .
铜仁学院学报, 2018, 20 (04) :87-92
[4]   北侗三门塘宗祠“文化空间”保护研究 [J].
张丽珍 .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 33 (07) :37-41
[5]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构成与中国实践 [J].
高丙中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7 (04) :56-63
[6]   岜扒侗寨的文化空间研究 [J].
方媛 ;
但文红 .
凯里学院学报, 2017, 35 (01) :23-27
[7]   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 [J].
胡燕 ;
陈晟 ;
曹玮 ;
曹昌智 .
城市发展研究, 2014, 21 (01) :10-13
[8]   论西南少数民族村寨中的“文化空间” [J].
余压芳 ;
刘建浩 .
贵州民族研究, 2011, 32 (02) :32-35
[9]  
贵州务川县仡佬族传统村落的民俗文化空间研究[D]. 陈路路.重庆工商大学. 2018
[10]  
贵州省安顺市云山屯“文化空间”变迁与影响因子相关性研究[D]. 吴茜婷.贵州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