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据犯罪的司法困境与出路:以数据安全法益为中心

被引:140
作者
杨志琼
机构
[1] 东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数据犯罪; 数据安全; 解释功能; 界分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通过对我国数据犯罪的判决梳理可发现,当前数据法益定位不清,引发了数据犯罪的解释难题和界分难题。究其原因,立法独立性上的"先天不足"和后天技术识别障碍叠加,导致数据犯罪保护法益及其规范体系被传统计算机犯罪体系所遮蔽,难以消弭数据犯罪中技术评价与规范评价的分歧,无法应对不断更新的数字化犯罪技术。大数据时代,由数据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需求组成的数据安全法益(CIA)应成为我国数据犯罪的独立保护法益,以确保从数据自身内容、使用价值和侵害风险等角度对数据犯罪进行独立规范评价。未来数据犯罪的司法适用应跳脱出传统计算机犯罪体系,以数据安全法益的解释功能重释数据犯罪的构成要件,推动数据犯罪规范体系与技术规则的深度融合;以数据安全法益的界分功能明确数据犯罪与其他计算机犯罪、传统犯罪的区别,合理确定数据犯罪的适用边界。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71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人工智能背景下数据安全犯罪的刑法规制思路 [J].
王倩云 .
法学论坛, 2019, 34 (02) :27-36
[4]   撞库打码牟利行为如何定性 [J].
庄永廉 ;
阮方民 ;
郭泽强 ;
李剑 ;
王铼 ;
杨赞 .
人民检察, 2018, (14) :41-48
[5]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司法实践分析与刑法规范调适——基于100个司法判例的实证考察 [J].
周立波 .
法治研究, 2018, (04) :67-76
[6]   数据权利属性与法律特征 [J].
李爱君 .
东方法学, 2018, (03) :64-74
[7]   全国首例开发微信外挂软件销售案的刑法定性问题研究 [J].
聂立泽 ;
胡洋 .
南都学坛, 2018, 38 (03) :65-71
[8]   网络中财产性利益的刑法保护模式探析 [J].
任彦君 .
法商研究, 2017, 34 (05) :112-120
[9]   开发外挂软件营利行为如何定性 [J].
蒋晋 ;
聂立泽 ;
徐松林 ;
沈丙友 ;
胡 波 ;
杨赞 ;
卢卫 .
人民检察, 2017, (16) :41-46
[10]   数据新型财产权构建及其体系研究 [J].
龙卫球 .
政法论坛, 2017, 35 (04) :6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