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司法实践分析与刑法规范调适——基于100个司法判例的实证考察

被引:35
作者
周立波
机构
[1]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2]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口袋化”; 司法实践; 刑法规范;
D O I
10.16224/j.cnki.cn33-1343/d.2018.04.006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通过对100个已判案例的考察分析,发现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相同行为定性争议较大,罪数形态认定不一以及罪名"口袋化"趋势明显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破坏了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在定罪量刑过程中的准确性和正当性,损害了司法公信力和国民的预测可能性。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根本上明确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法益保护范围,在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规范上作出调整。在立法层面,需要完善《刑法》第286条第2款的构成要件;在司法层面,需要对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中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后果严重""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等罪状进行合理解释,以此使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发挥刑法规制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刑法学:诸多名词概念亟待斟酌 [J].
杨兴培 .
法治研究, 2018, (02) :51-63
[2]   法益保护与比例原则 [J].
张明楷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07) :88-108+205
[3]   口袋罪的时代变迁、当前乱象与消减思路 [J].
于志刚 .
法学家, 2013, (03) :63-78+177
[4]   《关于办理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J].
喻海松 .
人民司法, 2011, (19) :24-32
[5]   近现代法益理论的发展及其功能化解读 [J].
舒洪水 ;
张晶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0, (09) :16-23
[6]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疑难问题探析 [J].
邢永杰 .
社会科学家, 2010, (07) :81-84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诞生和发展完善[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高铭暄, 2012
[8]  
规范刑法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陈兴良, 2008
[9]  
法益初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张明楷著, 2000
[10]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