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变革的思路与框架——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相关内容解读

被引:347
作者
陈小君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农村土地; 权利体系; 集体所有权; 成员权; 集体建设用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220 [中央组织、会议及其文献]; D922.3 [土地法];
学科分类号
030204 ; 0305 ; 030503 ; 0307 ; 030107 ; 120405 ;
摘要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被视为新一轮农村制度改革的政治宣言,同时也应接受法学的审视。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变革的基础在于"三个坚持",重心在于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亮点在于通过有效利用集体与农民财产自身的增值功能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突破和创新点在于保障农民有机会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以及赋予农民更多更实际的财产权益。当然,《决定》将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解释为独立的经营债权和承包物权而允许设定抵押担保的仅为经营权,以及通过赋予农民房屋所有权处分权能而保留宅基地使用权的房地分离的制度创新,有待辨析。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变革的观念应是坚持法治原则的底线思维,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和保护农民利益的权利本位思维,坚持以整体性思考为工具、以构建权利制度为目标的体系化思维;逻辑进路应是农村土地权利体系化。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变革的制度框架应包括: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合理设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成员房屋财产权的处分条件,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民法规则,通过立法建立集体成员权制度并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行提供依据,还赋集体土地征收补偿之权利。
引用
收藏
页码:4 / 25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二轮”承包背景下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异化及其回归 [J].
陆剑 .
法学, 2014, (03) :95-103
[2]   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中的法律权利实现 [J].
陈小君 ;
陆剑 .
中州学刊, 2013, (02) :52-55
[3]   论承包地收回的权利构造 [J].
蔡立东 .
法商研究, 2012, 29 (03) :67-75
[4]   我国《土地管理法》修订:历史、原则与制度——以该法第四次修订中的土地权利制度为重点 [J].
陈小君 .
政治与法律, 2012, (05) :2-13
[5]   论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完善 [J].
王利明 ;
周友军 .
中国法学, 2012, (01) :45-54
[6]   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实现——基于法律的角度 [J].
戴威 ;
陈小君 .
人民论坛, 2012, (02) :20-23
[7]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制度“瓶颈”与制度创新 [J].
唐薇 ;
吴越 .
河北法学, 2012, 30 (02) :62-71
[8]   私法权利的转型——一个团体法视角的观察 [J].
叶林 .
法学家, 2010, (04) :138-154+179
[9]   农地流转与农地产权的法律问题——来自全国4省8县(市、区)的调研报告 [J].
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课题组 ;
陈小君 ;
高飞 ;
戴威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49 (02) :2-11
[10]   农村土地法律制度运行的现实考察——对我国10个省调查的总报告 [J].
"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课题组 ;
陈小君 .
法商研究, 2010, 27 (01) :11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