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法权利的转型——一个团体法视角的观察

被引:114
作者
叶林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团体法; 私法权利; 集体权利; 结社自由; 社会法;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10.04.008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近代私法主要是个人法,随着结社自由原则的社会实践,团体和团体法的现象已注入私法体系,成为改造近代私法、私法人和私法权利的重要力量。私人团体由同质性成员自由结社所组成,以保护成员利益作为它的固有职能。团体主义是对极端个人自由主义的修正。团体在保护成员个人权利和集体权利的同时,也限制了团体成员的权利和自由。在当代社会,团体逐渐承担了多种社会职能,却并未改变团体的私法人属性,团体法也未变为社会法。社会法旨在规定异质性成员相互磋商机制,它对特殊社会成员施以有限度的特别保护,而与团体法分属不同层面上的法律概念。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54+179 +179-180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利益组织化、公众参与和个体权利保障 [J].
王锡锌 .
东方法学, 2008, (04) :24-44
[2]   商行为的性质 [J].
叶林 .
清华法学, 2008, (04) :40-54
[3]   结社自由与人的联合 [J].
胡玉鸿 .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7, (02) :79-81
[4]   法国大革命与结社自由的遗产 [J].
乐启良 .
史学理论研究, 2007, (01) :42-49+158
[5]   经济制度选择——欧洲社团主义对欧洲繁荣程度的影响分析 [J].
柯建暖 ;
王倬 .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6) :41-42
[6]   近代中国民法的社会本位立法简评 [J].
宋四辈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4) :93-96
[7]   关于“社会法”概念探讨之探讨 [J].
竺效 .
浙江学刊, 2004, (01) :39-44
[8]   社会法的基本问题:概念与特征 [J].
王为农 ;
吴谦 .
财经问题研究, 2002, (11) :90-93
[9]   社会法:一种经济法研究进路的反思 [J].
单飞跃 ;
阳永恒 .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 (05) :120-124
[10]   历史法学派述评 [J].
何勤华 .
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6, (02) :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