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污染天堂”到绿色增长——区域间高耗能产业转移的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110
作者
汤维祺 [1 ]
吴力波 [2 ,3 ]
钱浩祺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金砖国家研究中心
[2]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3] 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
关键词
碳市场; 排放权分配; 产业转移; 结构调整; 多区域CGE;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我国正在经历快速的产业布局调整:高耗能、高排放的重化工业逐渐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碳市场的建立是否会加剧高耗能产业内移的趋势,强化中西部的"污染天堂"效应?能否通过优化碳交易机制的设计,降低"污染天堂"效应,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对比了不同减排政策机制对排放主体的激励作用。同时,借助区域间CGE模型(IRD-CGE)对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模拟和验证。分析表明,相比于强度减排目标,建立碳市场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污染天堂"效应,还能够提高中西部工业化转型地区的经济增长。不同的排放权分配方式也会对产业转移造成影响:通过拍卖分配排放权更有利于降低高耗能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集聚,同时普遍地提高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从而实现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7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内生增长下排放权分配及增长效应 [J].
汤维祺 ;
钱浩祺 ;
吴力波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1) :60-81+204
[2]   技术交易与产业集聚互动视角的区域二氧化碳减排研究——来自中国省域层面的经验证据 [J].
张翼 ;
卢现祥 .
财贸研究, 2015, 26 (05) :33-40
[3]   基于产业梯度的京津冀合作减排分析 [J].
苑清敏 ;
李想 .
科技管理研究, 2015, 35 (16) :225-229+235
[4]   财政分权与节能减排——基于转移支付的视角 [J].
黄国宾 ;
周业安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4, 28 (06) :67-76
[5]   产业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问题的实证研究 [J].
肖挺 ;
刘华 .
经济学家, 2014, (09) :58-68
[6]   中国CO2排放的省际转移与减排责任度量研究 [J].
张为付 ;
李逢春 ;
胡雅蓓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3) :57-69
[7]   “十二五”能源强度指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J].
李方一 ;
刘卫东 .
中国软科学, 2014, (02) :100-110
[8]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碳排放转移”及“碳泄漏”实证研究——基于2002年、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 [J].
肖雁飞 ;
万子捷 ;
刘红光 .
财经研究, 2014, 40 (02) :75-84
[9]   中国碳排放重心转移与驱动因素分析 [J].
刘佳骏 ;
李雪慧 ;
史丹 .
财贸经济, 2013, (12) :112-123
[10]   促进区域产业有序转移与协调发展的碳减排目标设计 [J].
成艾华 ;
魏后凯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01) :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