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碳排放转移”及“碳泄漏”实证研究——基于2002年、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

被引:81
作者
肖雁飞 [1 ,2 ]
万子捷 [1 ,2 ]
刘红光 [3 ]
机构
[1]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2] 湖南科技大学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3]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区域产业转移; 碳排放转移; 碳泄漏; 投入产出分析模型;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4.02.005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F223 [投入产出分析];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1 ;
摘要
全球化贸易下国际产业转移"隐含碳排放"、"碳转移"以及"碳泄漏"等碳污染效应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然而,我国目前正处于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关键时期,区域间产业转移导致的相关碳污染研究并没有得到相应关注。文章根据投入产出原理并结合中国2002年、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基本数据,对中国八大区域间以出口和消费为导向的产业转移规模、流向和行业进行定量测评,并与2007年中国分区域分行业碳排放系数结合,以考察区域产业转移带来的"碳排放转移"和"碳泄漏"效应,并进一步探讨产业转移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问题。所得结论是,通过东部沿海产业转移,西北和东北等地区成为碳排放转入和碳泄漏重灾区,京津和北部沿海等地区则表现出产业转移碳减排效应,因而产业转移对不同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差异,表现出西北、东北等地区影响较大而东部沿海、京津等地区影响较小。因此,更为严厉的环境规制和差别化区域减排政策的制定迫在眉睫。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产业转移背景下区域工业碳排放时空格局演变——以泛长三角为例 [J].
李平星 ;
曹有挥 .
地球科学进展, 2013, 28 (08) :939-947
[2]   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上市公司为例 [J].
桑瑞聪 ;
刘志彪 ;
王亮亮 .
财经研究, 2013, 39 (05) :99-111
[3]   我国制造业产业转移动态演变及特征分析——基于相对净流量指标的测度 [J].
覃成林 ;
熊雪如 .
产业经济研究, 2013, (01) :12-21
[4]   促进区域产业有序转移与协调发展的碳减排目标设计 [J].
成艾华 ;
魏后凯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01) :55-62
[5]   全球多区域CGE模型的构建及碳泄漏问题模拟分析 [J].
牛玉静 ;
陈文颖 ;
吴宗鑫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11) :34-50
[6]   中国碳强度分布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基于1995-2009年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杨骞 ;
刘华军 .
当代财经, 2012, (02) :87-98
[7]   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核算及责任分配 [J].
王文举 ;
向其凤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10) :56-64
[8]   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 [J].
刘红光 ;
刘卫东 ;
刘志高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6) :79-88
[9]   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J].
张友国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4) :1287-1310
[10]   1995—2007年我国省区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分析——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Ⅲ [J].
岳超 ;
胡雪洋 ;
贺灿飞 ;
朱江玲 ;
王少鹏 ;
方精云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4) :51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