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中的责任状:“督责令”还是“免责单”?

被引:21
作者
颜昌武
赖柳媚
机构
[1]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基层治理; 目标管理责任制; 责任状; 免责单;
D O I
10.13553/j.cnki.llygg.2020.02.007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D262.6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308 ;
摘要
责任状是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载体,其初衷是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引导基层政府主动担当,促进治理绩效提升。责任状既是国家治理清晰化的需要,也契合了理性官僚制的基本原则,同时能将行政网络紧密地联系起来。责任状的实施有着明确的法律依据、制度保障和财政保障,官员的晋升冲动则构成其落实责任状的内在动力。责任状可被分为"实功型""表演型"和"甩锅型"三种类型。责任状在实践中演变为免责单,主要是由职责同构的政府间关系、基层治理中的权责错位、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避责策略等多重因素共同造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以“迹”为“绩”:痕迹管理如何演化为痕迹主义 [J].
颜昌武 ;
杨华杰 .
探索与争鸣, 2019, (11) :111-121+159
[2]   技术治理的四重幻象——城市治理中的信息技术及其反思 [J].
韩志明 .
探索与争鸣, 2019, (06) :48-58+157+161
[3]   责任政治中的问责与避责互动逻辑研究 [J].
谷志军 ;
陈科霖 .
中国行政管理, 2019, (06) :82-86
[4]   领导高度重视:一种科层运作的注意力分配方式 [J].
庞明礼 .
中国行政管理, 2019, (04) :93-99
[5]   刚性约束与自主性扩张——乡镇政府编外用工的一个解释性框架 [J].
颜昌武 .
中国行政管理, 2019, (04) :100-106
[6]   理解中国治理机制变迁:基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学理再诠释 [J].
臧雷振 ;
张一凡 .
社会科学, 2019, (04) :3-16
[7]   基层治理的形式主义何以发生——从乡镇职能部门关系反思治理问题 [J].
杨华 .
文化纵横, 2019, (02) :53-60+143
[8]   “复杂政策”与国家治理——基于国家连片开发扶贫项目的讨论 [J].
吕方 ;
梅琳 .
社会学研究, 2017, 32 (03) :144-168+245
[9]   从邀功到避责:基层政府官员行为变化研究 [J].
倪星 ;
王锐 .
政治学研究, 2017, (02) :42-51+126
[10]   项目制与政府间权责关系演变:机制及其影响 [J].
陈家建 ;
张琼文 ;
胡俞 .
社会, 2015, 35 (05)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