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迹”为“绩”:痕迹管理如何演化为痕迹主义

被引:104
作者
颜昌武
杨华杰
机构
[1]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基层治理; 官僚制; 简单化; 痕迹管理; 痕迹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261.3 [党的作风];
学科分类号
0308 ;
摘要
痕迹管理源于国家治理的简单化思维。通过将具体而复杂的治理实践抽象和简化为台账、文本、表格、图片、影音等可视化"材料",痕迹管理有助于推进政策落地,完善权力监督,提升治理绩效。官僚制的档案管理原则,必然要求以有"迹"可寻的书面材料来体现行政运作的绩效,而国家治理视角的"简单化"逻辑,使得这种"迹"呈现标准化和可计量的特征,这也导致对显性痕迹的依赖和对真实绩效的忽视,从而滋生以"迹"为"绩"的痕迹主义。官僚制的负功能、国家治理视角的"狭窄性"、基层治理中的权责错位,三者交错叠加,共同促成了痕迹管理向痕迹主义的演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21+159 +15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根治形式主义.[N].谭用发;.人民日报.2019,
[2]   “痕迹主义”的产生机理与防治对策——以行政责任为视角 [J].
盛明科 ;
陈廷栋 .
行政论坛, 2019, 26 (04) :69-74
[3]   组织分析视角下基层政策执行多重逻辑探析——以精准扶贫中的“表海”现象为例 [J].
孙宗锋 ;
孙悦 .
公共管理学报, 2019, 16 (03) :16-26+168
[4]   “台账”的逻辑:科学管理还是形式主义 [J].
于君博 ;
戴鹏飞 .
新视野, 2019, (04) :97-102+122
[5]   技术治理的四重幻象——城市治理中的信息技术及其反思 [J].
韩志明 .
探索与争鸣, 2019, (06) :48-58+157+161
[6]   “复杂问题”与基层干部的“办法”:以N区“外嫁女”问题为例 [J].
郭巍青 ;
张文杰 ;
陈晓运 .
公共行政评论, 2019, 12 (03) :70-84+191
[7]   刚性约束与自主性扩张——乡镇政府编外用工的一个解释性框架 [J].
颜昌武 .
中国行政管理, 2019, (04) :100-106
[8]   基层治理的形式主义何以发生——从乡镇职能部门关系反思治理问题 [J].
杨华 .
文化纵横, 2019, (02) :53-60+143
[10]   权责分立与基层避责:一种理论解释 [J].
倪星 ;
王锐 .
中国社会科学, 2018, (05) :116-13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