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项目制的核心机制和逻辑困境——兼论整体性公共政策困境的消解

被引:64
作者
张振洋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项目制; 事本主义; 政策变通; 目标管理责任制; 逻辑悖论;
D O I
10.13806/j.cnki.issn1008-7095.2017.01.004
中图分类号
D63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项目制已成为当代中国一种新的治理模式。项目制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后,被复制到公共服务领域。本质上,项目制包含纵向控制和横向竞争两大制度精神。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的政策过程角度来说,项目制依次展现了事本主义的制定机制、政策变通的执行机制和作为评估机制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三大核心机制,在运作过程中产生了三大逻辑悖论:事本主义逻辑与公共服务弥散性的张力、变通式执行与精细化要求的张力和公众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真实需求与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张力。这也是中国整体性公共政策的困境所在,需要国家加强顶层设计,在公共政策全过程吸纳公众参与,建立督查机制,推动合作治理予以消解。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政府组织间的权责配置——兼论“项目制” [J].
史普原 .
社会学研究, 2016, 31 (02) :123-148+243
[2]   解释政策变通:运动式治理中的条块关系 [J].
刘骥 ;
熊彩 .
公共行政评论, 2015, 8 (06) :88-112+187
[4]   项目制与政府间权责关系演变:机制及其影响 [J].
陈家建 ;
张琼文 ;
胡俞 .
社会, 2015, 35 (05) :1-24
[6]   公共部门激励扭曲问题研究 [J].
周碧华 .
公共行政评论, 2015, 8 (02) :146-161+182
[7]   “协调型”政权:项目制运作下的乡镇政府 [J].
付伟 ;
焦长权 .
社会学研究, 2015, 30 (02) :98-123+243
[8]   项目制与粮食生产的外部性治理 [J].
龚为纲 .
开放时代, 2015, (02) :103-122+5
[9]   项目制:一个“控制权”理论视角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5, (02) :82-102+5
[10]   “项目制”的运作机制和效果是“合理化”吗? [J].
黄宗智 ;
龚为纲 ;
高原 .
开放时代, 2014, (05) :143-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