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政策变通:运动式治理中的条块关系

被引:108
作者
刘骥 [1 ]
熊彩 [2 ]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2] 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政策变通; 政治激励; 运动式治理; 条块关系; 计划生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在压力型体制下,上级下达的过严指标常常导致下级的密集政策变通。论文集中关注政策变通的发生机制,强调运动式治理中一项政策往往会从日常工作变成政治任务,从而引发条块关系工作模式的转换,最终导致密集的政策变通。以计生政策为例,在常态治理的年份,省级领导受到的政治激励较弱,计生工作常常是"条条求着块块做",各级计生委需要各级政府部门配合其工作,这种情况下往往难以发生明显的政策变通;而在中央发起运动式治理的年份,计生工作变成政治任务,省级领导受到的政治激励较强,就容易形成"块块带着条条做"的模式,从而引发密集的政策变通。对1983年与1991年两个关键运动式治理年份的初步验证表明,省级领导受到的政治激励越强,省以下执行环节中的政策变通就越强。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112+187 +187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督查机制:科层运动化的实践渠道 [J].
陈家建 .
公共行政评论, 2015, 8 (02) :5-21+179
[2]   合法性承载:对运动式治理及其转变的新解释——以A市18年创卫历程为例 [J].
徐岩 ;
范娜娜 ;
陈那波 .
公共行政评论, 2015, 8 (02) :22-46+179
[3]   再论行政发包制:对评论人的回应 [J].
周黎安 .
社会, 2014, 34 (06) :98-113
[4]   群众动员与动员式治理——理解中国国家治理风格的新视角 [J].
汪卫华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22 (05) :42-53
[5]   “一胎化”的政治学:理念、利益、制度 [J].
刘骥 ;
德新健 ;
熊彩 .
开放时代, 2014, (03) :45-66+5
[6]   街头官僚政策变通执行的类型及其解释——基于对H县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的案例研究 [J].
刘鹏 ;
刘志鹏 .
中国行政管理, 2014, (05) :101-105
[8]   压力型体制:一个概念的简明史 [J].
杨雪冬 .
社会科学, 2012, (11) :4-12
[9]   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一个“控制权”理论 [J].
周雪光 ;
练宏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5) :69-9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