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重塑中国农业:表征、机制与本质

被引:106
作者
张在一
毛学峰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 农业信息化; 电子商务; 农业发展阶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3 [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摘要
"互联网+"重塑农业的具体表征涉及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方面。在农业各环节形形色色的变化表现之下,"互联网+"为农业带来的实质性改变主要是通过信息可得性的提高、信息流动性的增强和信息前瞻性决策能力的提升来实现的。因此,农业产业环节产生改变的关键在于信息。这一改变过程包括两方面:一是按照工业化思维提高生产效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二是依循互联网的创新思维方式,改变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点,同时降低因为生产规模扩大而带来的营销风险。"互联网+"重塑农业的本质是让农业不断向着服务化的发展模式转变,农业发展已进入知识服务农业阶段。在今后的农业发展中,应充分把握信息化历史发展机遇,注重生产端的技术变革,及时推动中国农业的全面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4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数字贸易发展的经济效应与推进方略 [J].
刘洪愧 .
改革, 2020, (03) :40-52
[2]   农户网络贷款服务模式及其创新发展 [J].
黄迈 ;
马九杰 .
改革, 2019, (03) :97-105
[3]   农村互联网信贷:“互联网+”的技术逻辑还是“社会网+”的社会逻辑? [J].
罗兴 ;
吴本健 ;
马九杰 .
中国农村经济, 2018, (08) :2-16
[4]   农资O2O模式的崛起 [J].
朱婧 ;
徐玲玲 .
企业管理, 2017, (12) :72-74
[5]   “互联网+农业”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链的改造与升级 [J].
成德宁 ;
汪浩 ;
黄杨 .
农村经济, 2017, (05) :52-57
[7]   电子商务破解生鲜农产品流通困局的内在机理——基于天猫生鲜与沱沱工社的双案例比较研究 [J].
汪旭晖 ;
张其林 .
中国软科学, 2016, (02) :39-55
[8]   “互联网+”跨界经营:创造性破坏视角 [J].
赵振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10) :146-160
[9]   “互联网+”时代农产品供应链演化新趋势——基于“云”的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新模式 [J].
刘助忠 ;
龚荷英 .
中国流通经济, 2015, 29 (09) :91-97
[10]   “互联网+”与中国经济的未来形态 [J].
姜奇平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2015, (10) :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