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互联网信贷:“互联网+”的技术逻辑还是“社会网+”的社会逻辑?

被引:46
作者
罗兴 [1 ]
吴本健 [2 ]
马九杰 [3 ]
机构
[1] 郑州大学商学院
[2]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3]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关键词
农村互联网信贷; “互联网+”; “社会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43 [农业信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通过对现有农村互联网信贷实践所使用的贷款技术的多案例研究,发现农村互联网信贷发展需要经历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农村互联网信贷能够开展业务的核心在于其直接或间接地嵌入一定的线下社会网络,通过"社会网+"缓解信息不对称和契约执行难题,而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让上述嵌入机制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以更低成本发挥作用;在第二个阶段,"线上信息+线上审核"的互联网信贷会成为缓解农村金融难题的重要方式。但是,无论在哪个阶段,农村互联网信贷都会运用到农村社会网络,其内在逻辑一定是"互联网+社会网",即技术逻辑和社会逻辑的结合。因此,农村信贷在引进互联网技术时,应更加注重其社会逻辑,即技术运用的社会载体及场景,实现"社会网+互联网",从而更好地促进金融普惠。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社会网络与非正式金融制度——基于私人秩序与替代性法律的视角.[A].史晋川;王婷;.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2012,
[2]  
中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M].李勇坚;王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3]  
经济社会学手册.[M].(美) 斯梅尔塞; (美) 斯威德伯格; 主编.华夏出版社.2009,
[4]  
互联网金融到底有多新?.[N].陈志武;.经济观察报.2014,
[5]   Boundaries of the firm: evidence from the banking industry [J].
Brickley, JA ;
Linck, JS ;
Smith, CW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3, 70 (03) :351-383
[6]   Does distance still matter?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in small business lending [J].
Petersen, MA ;
Rajan, RG .
JOURNAL OF FINANCE, 2002, 57 (06) :2533-2570
[7]   ECONOMIC-ACTION AND SOCIAL-STRUCTURE -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J].
GRANOVETTER, M .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 91 (03) :481-510
[8]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J].
STIGLITZ, JE ;
WEISS, A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1, 71 (03) :393-410
[9]   互联网金融离农户有多远——欠发达地区农户互联网金融排斥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何婧 ;
田雅群 ;
刘甜 ;
李庆海 .
财贸经济, 2017, 38 (11) :70-84
[10]   “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化发展状况及对策建议——基于全国1394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查数据 [J].
阮荣平 ;
周佩 ;
郑风田 .
管理世界, 2017, (07) :5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