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重塑中国农业:表征、机制与本质

被引:106
作者
张在一
毛学峰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 农业信息化; 电子商务; 农业发展阶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3 [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摘要
"互联网+"重塑农业的具体表征涉及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方面。在农业各环节形形色色的变化表现之下,"互联网+"为农业带来的实质性改变主要是通过信息可得性的提高、信息流动性的增强和信息前瞻性决策能力的提升来实现的。因此,农业产业环节产生改变的关键在于信息。这一改变过程包括两方面:一是按照工业化思维提高生产效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二是依循互联网的创新思维方式,改变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点,同时降低因为生产规模扩大而带来的营销风险。"互联网+"重塑农业的本质是让农业不断向着服务化的发展模式转变,农业发展已进入知识服务农业阶段。在今后的农业发展中,应充分把握信息化历史发展机遇,注重生产端的技术变革,及时推动中国农业的全面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4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农业发展[M]. 商务印书馆 , (日) 早见雄次郎, 2014
[12]  
改造传统农业[M]. 商务印书馆 , (美)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著, 1987
[13]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视角 [J].
罗珉 ;
李亮宇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1) :95-107
[14]   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 [J].
李海舰 ;
田跃新 ;
李文杰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10) :135-146
[15]   大数据在智慧农业中研究与应用展望 [J].
孙忠富 ;
杜克明 ;
郑飞翔 ;
尹首一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3, 15 (06) :63-71
[16]   农产品流通渠道变革:演进规律、动力机制与发展趋势 [J].
赵晓飞 ;
李崇光 .
管理世界, 2012, (03) :81-95
[17]   专家系统在农业上的应用概况及前景附视频 [J].
石琳 ;
陈帝伊 ;
马孝义 .
农机化研究, 2011, (01) :215-218
[18]   3S技术在精细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J].
杨敏 ;
赵春生 ;
张涛 ;
燕新程 ;
姚会武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4) :241-243
[19]   信息经济学若干问题 [J].
乌家培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2) :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