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研究方法综述

被引:20
作者
王亚飞 [1 ]
廖顺宝 [2 ]
机构
[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2] 防灾科技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粮食; 产量; 农业生产; 研究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2 [农业气候];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目的]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及时准确地评估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是应对挑战、制定农业适应性对策的关键。相关研究已产生了不少方法,通过综述对方法进行分类,明晰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以期扬长避短,促进研究方法的综合、发展与完善。[方法]利用文献法、归纳法和比较法,从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存在的问题、发展的趋势3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产量分解法可用于分析粮食产量及其构成要素与不同生育期气候变化的关系,实验比较法一般用于粮食产量对单个气候因子或若干气候因子变化的敏感性分析,生产函数法适用于在农业生产系统中分析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边际效应,气候生产潜力模型法侧重于农业生产环境发展评估,作物生长模型法便于结合气候情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在不同研究方向上得以运用的同时,各方法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产量分解法的技术产量难以拟合,实验比较法的数据获取难、模型稳定性较差,生产函数法容易遗漏重要变量、函数构造困难,气候生产潜力模型法的结论难以验证,作物生长模型法参数标定难、模型应用存在尺度错位。[结论]研究方法将逐渐形成一套综合的气候—水文—作物—经济模型法,多源数据融合和多目标模式已经成为方法发展的驱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1 条
[1]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玉米单产增速减缓的原因分析 [J].
杨笛 ;
熊伟 ;
许吟隆 ;
冯灵芝 ;
张梦婷 ;
刘欢 .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33(S1) (S1) :231-238
[2]   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带气候变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J].
高娟 ;
冯灵芝 ;
张建康 ;
王云 ;
曹梅 ;
常善刚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12) :118-124+135
[3]   基于非线性PLSR模型的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 [J].
陈纪波 ;
胡慧 ;
陈克垚 ;
王桂芝 .
中国农业气象, 2016, 37 (06) :674-681
[4]   中国2050:气候情景与胡焕庸线的稳定性 [J].
王铮 ;
乐群 ;
夏海斌 ;
孙翊 ;
钟章奇 ;
徐程瑾 ;
顾高翔 ;
王远飞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6, 46 (11) :1505-1514+1
[5]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方法进展 [J].
宋建新 .
科技促进发展, 2016, 12 (06) :765-776
[6]   气候变化对浙江水稻生产影响的集合模拟分析 [J].
叶宏宝 ;
石晓燕 ;
李冬 ;
华珊 ;
徐志福 .
浙江农业学报, 2016, 28 (07) :1183-1192
[7]   四川水稻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对不同生育期气候因子的响应分析附视频 [J].
张玉芳 ;
刘琰琰 ;
赵艺 ;
郭翔 ;
周雪惠 ;
王明田 .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06) :1459-1464
[8]   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J].
尹朝静 ;
李谷成 ;
高雪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6, (06) :89-94
[9]   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县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陈帅 ;
徐晋涛 ;
张海鹏 .
中国农村经济, 2016, (05) :2-15
[10]   利用播期研究气候条件对黑龙江春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J].
韩毅强 ;
高亚梅 ;
郑殿峰 ;
杜吉到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 34 (03) :13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