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播期研究气候条件对黑龙江春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韩毅强 [1 ]
高亚梅 [1 ]
郑殿峰 [2 ]
杜吉到 [2 ]
机构
[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2]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玉米; 分期播种; 气象因子;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不同播期致使作物所处的气候条件不同,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本文以哲单37(特早熟,生育期113 d)、先玉335(中早熟,118 d)、郑单958(中熟,120 d)等3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2年到2014年在黑龙江林甸县进行了为期三年分期播种试验,分析了玉米产量相关性状与各个生育阶段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分期播种对3个玉米品种均有影响,其中对早熟品种影响最大。播期主要通过影响玉米百粒重、穗长和秃尖引起产量的变化,贡献最大的因素是百粒重,总效应为0.847,其次是穗长,总效应为0.840,秃尖为负效应,总效应为-0.213。产量性状与气候条件相关性分析发现,玉米产量与抽雄~成熟期的日均温度、降雨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在黑龙江第二积温带播种中早熟和中熟玉米品种(先玉335和郑单958)适当早播可增加抽雄~成熟期的日均温度,增加积温以达到增产的效果;晚播有利于避开早春易发生的干旱、冷害等自然灾害。采用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LS-PM处理分析结果显示,播期对产量性状有较大的直接作用(0.763),同时通过影响各生育期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间接影响产量。综上所述,在黑龙江西部地区影响玉米产量最关键的气象因子是抽雄~成熟期的温度和降雨,此时适量的灌溉更有利于增加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脂质代谢及炎性通路基因与冠心病关联关系研究.[D].陈民志.山东大学.2011, 04
[2]   玉米空秆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J].
刘树新 ;
陈晓颖 .
种子世界, 2013, (04) :37-38
[3]   黑龙港流域玉米不同生育阶段气象因子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J].
明博 ;
朱金城 ;
陶洪斌 ;
徐丽娜 ;
郭步庆 ;
王璞 .
作物学报, 2013, 39 (05) :919-927
[4]   垄沟种植模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J].
张婷 ;
吴普特 ;
赵西宁 ;
张凤云 ;
王自奎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3, 31 (01) :27-30+40
[5]   超早熟短季棉育种材料错期播种主要性状差异分析 [J].
赵会薇 ;
李悦有 ;
王彦立 ;
翟黎芳 ;
秦焱 ;
翟学军 .
华北农学报, 2012, 27(S1) (S1) :87-92
[6]   东北地区春旱对春玉米幼苗长势的影响指标和模式 [J].
王琪 ;
马树庆 ;
徐丽萍 ;
于海 ;
张铁林 .
自然灾害学报, 2011, 20 (05) :141-147
[7]   近50年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J].
赵秀兰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41 (09) :144-149
[8]   水稻不同生育期温光条件对籽粒充实和米质的影响 [J].
符冠富 ;
王丹英 ;
李华 ;
陶龙兴 ;
章秀福 .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 (03) :375-382+387
[9]  
春玉米不同产量群体叶面积指数动态特征与生态因子资源量的分配特点.[J].侯玉虹;陈传永;郭志强;侯立白;张宾;赵明;.应用生态学报.2009, 01
[10]   中国西北区西部土壤湿度及其气候响应 [J].
王磊 ;
文军 ;
韦志刚 ;
胡泽勇 ;
赵逸舟 ;
魏荣庆 .
高原气象, 2008, 27 (06) :1257-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