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玉米单产增速减缓的原因分析

被引:20
作者
杨笛 [1 ]
熊伟 [1 ]
许吟隆 [1 ]
冯灵芝 [2 ]
张梦婷 [1 ]
刘欢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2] 陕西省榆林市气象局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肥料; 灌溉; 玉米单产; Cobb-Douglas生产函数; 驱动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分析1981—2008年中国玉米单产的变化趋势,发现全国和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出现了玉米单产增速变缓的现象。该研究选取10个出现玉米单产增速变缓的主产省(自治区、直辖市),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了肥料、灌溉、其他物质投入和气候要素4类驱动因子与玉米单产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各驱动因子对玉米单产的影响和贡献。结果表明:1)肥料、灌溉、其他物质投入和气候要素4类驱动因子与1981—2008年玉米单产均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肥料、其他物质投入和灌溉显著地促进了玉米单产的增长,当这些因子每增加1%时,将分别促进玉米单产增长0.39%、0.06%和0.04%。气候要素中,降水对玉米单产也表现为促进作用,当降水每增加1%,玉米产量会增长0.21%;而气温和太阳辐射(云覆盖率)则对玉米单产产生负面影响,当温度每增加1%和太阳辐射每减少1%,将导致玉米单产下降0.99%和1.04%。2)1981—2008年,肥料对玉米单产增加的贡献最大(使玉米增产70.24%),其次是灌溉(9.44%),其他物质投入的贡献为5.43%。气候变化要素中,温度升高导致玉米产量降低了1.98%,而降水和辐射的减少则使玉米产量分别降低了1.08%和4.72%。3)肥料对2个玉米主产区(北方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的产量增加均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灌溉对北方春玉米单产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其他物质投入对黄淮海夏玉米单产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气候因子中,气温上升能显著的促进北方春玉米单产增长;太阳辐射的减少对2个主产区玉米单产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31 / 23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气候变化对吉林梨树春玉米产量影响及品种适应研究.[D].吕硕.中国农业大学.2016,
[2]  
牛粪有机肥培肥土壤的机理及不同作物的激发效应.[D].孟安华.吉林农业大学.2015, 04
[3]  
中国地面太阳辐射长期变化特征及短期预报方法研究.[D].马金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 10
[4]   中国玉米产业的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与政策建议 [J].
仇焕广 ;
张世煌 ;
杨军 ;
井月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3, 15 (01) :20-24
[5]   浅析温度对玉米产量、质量的影响 [J].
师朝霞 .
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 2012, (04) :21-22
[6]   当前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 [J].
李琳凤 ;
李孟刚 .
中国流通经济, 2012, 26 (04) :109-115
[7]   中国粮食产量八连增的原因、问题及发展对策 [J].
褚清河 ;
郭耀东 .
山西农业科学, 2012, 40 (04) :295-303
[8]   生长期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单产的影响 [J].
崔静 ;
王秀清 ;
辛贤 ;
吴文斌 .
中国农村经济, 2011, (09) :13-22
[9]   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 [J].
崔静 ;
王秀清 ;
辛贤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 (02) :54-60
[10]   我国玉米种植产区的划分 [J].
王淑萍 .
养殖技术顾问, 2010, (06) :7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