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错配对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多维影响研究

被引:66
作者
王文 [1 ]
牛泽东 [2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2]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人文杂志社
关键词
资源错配; 工业TFP; 所有制类型; 地区类型; 行业类型;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9.03.002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5 ; 0202 ;
摘要
研究目标:以2008~2017年中国工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测算资源错配所造成的各所有制、地区、行业层面以及工业总体层面TFP损失,分解工业总体TFP损失,明确类型(所有制、地区及行业)内和类型间的具体贡献。研究方法:构建包含异质性企业的垄断竞争模型,刻画生产要素配置偏离等边际产出原则对不同层面工业TFP的多维度影响,基于反事实分析,进一步分解类型内与类型间的资源错配效应。研究发现:地方国有企业的资源错配程度高于其他所有制;地区的资源错配程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东部和中部的资源错配程度较低;制造业的资源错配程度相对高于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如果达到美国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标准,中国工业上市公司总体TFP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0.35~0.9倍;不同类型(所有制、地区或行业)内部资源错配与不同类型(所有制、地区或行业)之间资源错配大约分别可以解释总体工业上市公司TFP损失的一半,且不同行业之间的错配程度大于不同所有制和不同地区之间的错配。研究创新:在Hsieh和Klenow (2009)提出的资源错配测算方法的基础上,将所有制、地区及行业因素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内,同时考虑了类型内和类型间的资源错配效应。研究价值:为进一步推动工业结构改革提供经验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37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产业政策、资本配置效率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2009年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自然实验的经验研究 [J].
钱雪松 ;
康瑾 ;
唐英伦 ;
曹夏平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08) :42-59
[2]   上市公司生产效率分析指标构建 [J].
白成太 ;
陈光 .
技术经济, 2016, 35 (03) :102-108
[4]   地方保护、要素价格扭曲与资源误置——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谢攀 ;
林致远 .
财贸经济, 2016, (02) :71-84
[5]   谁阻碍了民营经济成长——基于民营经济与外资经济、国有经济关系的观察 [J].
谢地 ;
张旺鉴 .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99-105
[6]   先天优势还是后天努力——国企级别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J].
方明月 .
财贸经济, 2014, (11) :125-136
[7]  
推进改革对中国性命攸关[J]. 吴敬琏.中国新闻周刊. 2013(24)
[8]   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 [J].
龚关 ;
胡关亮 .
经济研究, 2013, 48 (04) :4-15+29
[9]   价格扭曲、要素错配和效率损失:理论和应用 [J].
陈永伟 ;
胡伟民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4) :1401-1422
[10]   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误置 [J].
聂辉华 ;
贾瑞雪 .
世界经济, 2011, 34 (07) :2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