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与城镇化格局趋势——尝试回答李克强总理之问

被引:122
作者
陈明星 [1 ]
李扬 [2 ]
龚颖华 [1 ,3 ]
陆大道 [1 ]
张华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4]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关键词
胡焕庸线; 总理之问; 人口分布; 城镇化; 格局; 趋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2014年11月底,李克强总理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向社会和科学界提出了关于"胡焕庸线"的问题,很多媒体称之为"总理之问","胡焕庸线"也因此成为时下受到高度关注的一个热词,就此开展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见解。针对这样的认识困境,本文首先梳理了胡焕庸线的由来,是由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提出,提出的背景是当时对国内人口是否过剩的大讨论。基于"一普"、"五普"和"六普"等人口数据和Arc GIS平台,分析了胡焕庸线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的人口规模、比重和密度变化,数据显示人口城镇化和人口迁移并没有改变胡焕庸线确定的人口分布格局。据此提出胡焕庸线揭示的人口东密西疏格局在较长时期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城市群主要位于胡焕庸线东南半壁的格局在较长时期也不会发生变化,胡焕庸线不可破的原因是由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条件决定的。同时,本文认为总理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有解"的,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和合理的空间组织,西部地区完全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和更好质量的城镇化,中部亦然。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93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胡焕庸线:我国“半壁压强型”环境压力与针对性供给管理战略 [J].
贾康 ;
苏京春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5, 19 (01) :64-75
[2]   中国人口地理研究进展 [J].
刘劲松 .
地理学报, 2014, 69 (08) :1177-1189
[4]   基于分县尺度的中国人口分布适宜度研究 [J].
封志明 ;
杨艳昭 ;
游珍 ;
张景华 .
地理学报, 2014, 69 (06) :723-737
[5]   我国山地城镇化空间组织模式初探 [J].
樊杰 ;
王强 ;
周侃 ;
陈东 .
城市规划, 2013, 37 (05) :9-15
[6]   优化我国城镇化空间布局的战略重点与创新思路 [J].
樊杰 ;
刘毅 ;
陈田 ;
张文忠 ;
金凤君 ;
徐勇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 28 (01) :20-27
[7]   保持县域边界完整性的中国生态区划方案 [J].
谢高地 ;
张昌顺 ;
张林波 ;
苏德 ;
曹淑艳 ;
冷允法 ;
肖玉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1) :154-162
[8]   中国地理学的发展与全球变化研究 [J].
陆大道 .
地理学报, 2011, 66 (02) :147-156
[9]   中国人口分布的密度分级与重心曲线特征分析 [J].
葛美玲 ;
封志明 .
地理学报, 2009, 64 (02) :202-210
[10]   2000年来中国人口地理演变的Agent模拟分析 [J].
吴静 ;
王铮 .
地理学报, 2008, (02) :185-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