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分布的密度分级与重心曲线特征分析

被引:168
作者
葛美玲 [1 ,2 ]
封志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人口; 人口密度; 人口重心; 人口重心曲线; GIS;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5 [人口调查];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依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人口密度图分层显示,并形成中国人口分布图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人口重心曲线,根据人口重心曲线上点的邻近性实施人口密度再分级,由此获得了更具空间集聚特征的人口密度图。基于人口密度分级的多圈层迭加分析表明:随着人口密度增大,人口分布重心逐渐由西北向东南移动,由稀疏趋于稠密,中国人口分布多圈层集聚特征明显。人口重心曲线表明,人口分布总体上是从高密度向低密度分布过渡的,其中在低密度中也有高密度地区分布,高密度地区也有相对稀疏的地区。基于人口重心曲线的中国人口密度再分级表明,中国人口密度可以适度划分为9级,据此可以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划分为集聚核心区、高度集聚区、中度集聚区、低度集聚区、一般过渡区、相对稀疏区、绝对稀疏区、极端稀疏区、基本无人区等9大类型区。统计表明,中国3/4以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不到1/5的国土面积上,半数以上的国土面积上居住着不到2%的人口,研究结果较好地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空间规律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02 / 21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GIS的中国2000年人口之分布格局研究——兼与胡焕庸1935年之研究对比 [J].
葛美玲 ;
封志明 .
人口研究, 2008, (01) :51-57
[2]   地理学第一定律与时空邻近度的提出 [J].
李小文 ;
曹春香 ;
常超一 .
自然杂志, 2007, (02) :69-71
[3]   顾及空间自相关的统计数据分级质量评价 [J].
郭庆胜 ;
李留所 ;
贾玉明 ;
孙艳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2006, (03) :240-243+251
[4]   城市形态的分形维数:理论探讨与实践教益 [J].
陈彦光 ;
黄昆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62-67
[5]   专题地图统计数据分级的模式识别方法的研究 [J].
李铭 .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78-81
[6]   区域城市人口分布的分形测度 [J].
陈彦光 ;
单纬东 .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9, (01) :20-23
[7]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 科学出版社 , 汤国安, 2006
[8]  
2000年人口普查分县资料[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 2003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M]. 中国地图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 2001
[10]   Tobler's First Law and spatial analysis [J].
Miller, HJ .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2004, 94 (02) :284-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