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来中国人口地理演变的Agent模拟分析

被引:50
作者
吴静
王铮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地理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合肥
[3] 上海
[4] 上海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5] 北京
关键词
基于自主体模拟; 气候变化; 历史人口; 人地关系;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2 [人口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以基于自主体模拟为建模工具,建立了包含气候、农业、社会影响因素的中国2000年来人口地理演变模型。基于该模型对南北人口格局的转变、东西人口格局(即胡焕庸线)的形成以及2000年来全局人口分布演化的动力机制做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气候变化、农业生产潜力波动以及社会因素影响的情景下,中国各省人口模拟值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9733,省区间初始农业生产潜力差异决定了人口的基本分布状态,是人口分布特征的内在因素,对人口地理演化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人口分布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发生在910年代左右,以安史之乱导致的战祸和动荡的社会条件为主要演化动力;胡焕庸线中国人口东西部分布格局形成于1235-1255年代左右,以1230-1260A.D.的气候突变为该人口分布特征线形成的主要动力;气候变化对2000来历史人口分布的全局演化过程中起了主导驱动作用,在单影响要素的情景中,气候变化对全局人口分布形成的贡献率最大,为0.9869,进一步,气候变化对人口地理演化的影响以1230-1260A.D.的气候突变为转折点表现为阶段性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9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多自主体在地理学中应用的回顾与展望 [J].
王铮 ;
吴静 ;
杨念 .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005, (03) :52-60
[2]   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历史借鉴 [J].
王铮 ;
黎华群 ;
孔祥德 ;
张正远 .
自然科学进展, 2005, (06) :706-713
[3]   “湖广填四川”研究平议 [J].
陈世松 .
天府新论, 2005, (03) :103-107
[4]   南宋人口的发展过程 [J].
吴松弟 .
中国史研究, 2001, (04) :107-124
[5]   浅论中原地区近5000年来气候的水旱变化规律与中国历史朝代的演替与兴衰 [J].
李裕元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1999, (04) :37-41
[6]   历史时期人口与水灾关系探讨 [J].
张伟兵 ;
黎沛虹 .
人口研究, 1999, (05) :25-31
[7]   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几次大起大落 [J].
李伯重 .
人口研究, 1999, (01) :15-19
[8]   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兼论人地关系 [J].
王铮,张丕远,周清波 .
地理学报, 1996, (04) :329-339
[9]   中国历史上移民的主要流向和分期 [J].
张国雄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02) :98-107
[10]   中国生态环境过渡的一个重要地带 [J].
王铮 ;
张丕远 ;
刘啸雷 ;
刘燕华 .
生态学报, 1995, (03) :319-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