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权利与责任归属的域外经验与启示

被引:8
作者
郭泽强 [1 ,2 ,3 ]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2] 中南检察研究院
[3] 司法鉴定技术应用与社会治理学科创智引智基地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权利; 责任; 归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人工智能应定义为模仿人类智能的机器和程序。人工智能时代权利与责任归属等法律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人工智能知识产权问题与无人驾驶汽车责任问题展开。在肯定人工智能"作品"应当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将其权利归属分配给人工智能设计者和使用者。人工智能造成安全风险之责任分配问题,应当根据人工智能的自动化程度分别适用不同的责任原则。未来权利与责任归属问题上,我国应当正确区分人工智能与低级自动化,并坚持适度积极主义的立场。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2]   智能机器人“权利主体论”之提倡 [J].
周详 .
法学, 2019, (10) :3-17
[3]   刑法领域的新挑战:人工智能的算法偏见 [J].
陈洪兵 ;
陈禹衡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41 (05) :85-93
[4]   人工智能法学研究的反智化批判 [J].
刘艳红 .
东方法学, 2019, (05) :119-126
[5]   人工智能开发的理念、法律以及政策 [J].
季卫东 .
东方法学, 2019, (05) :4-13
[6]   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地位新论 [J].
彭中礼 .
甘肃社会科学, 2019, (04) :100-107
[7]   日本刑法的修改及其重要问题 [J].
张明楷 .
国外社会科学, 2019, (04) :4-21
[9]   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挑战 [J].
吴汉东 ;
张平 ;
张晓津 .
中国法律评论, 2018, (02) :1-24
[10]   刑法中行为论的新展开 [J].
李世阳 .
中国法学, 2018, (02) :147-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