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法律规制的价值取向与逻辑前提——在替代人类与增强人类之间

被引:35
作者
于海防
机构
[1] 烟台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增强; 人机关系; 价值取向; 主体资格; 法律规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94 [商业经济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在机器智能领域,人工智能与智能增强两大技术阵营在应替代人类还是增强人类上存有理念对立,并映射于法律。相对于计算机、网络等智能增强技术以人为中心、以增强人类为目标,人工智能技术以机器为中心、以替代人类为目标,在技术上具有去人类化的属性,此系人工智能诸多伦理困境与法律难题的产生根源。人工智能法律规制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对人工智能前置性地施加局部替代人类、整体增强人类的价值负载,在人工智能不具有主体资格的前提下,围绕人工智能以机器为中心的特性进行制度设计,弱化复杂的伦理困境与责任认定疑难,并保持与既定体系的接洽、交融。人工智能法律研究不应局限于法律范畴之内,在技术分析之外,还需要结合哲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3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52 条
[1]   论人工智能的法律人格:一种法哲学思考 [J].
李俊丰 ;
姚志伟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06) :80-86
[2]   论智能机器人的工具性人格 [J].
许中缘 .
法学评论, 2018, 36 (05) :153-164
[4]   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通途刍议 [J].
徐英瑾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40 (01) :93-104
[5]   人工智能时代侵财犯罪刑法适用的困境与出路 [J].
吴允锋 .
法学, 2018, (05) :165-179
[6]   论机器人的法律人格——基于法释义学的讨论 [J].
陈吉栋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03) :78-89
[7]   “电子人”法律主体论 [J].
郭少飞 .
东方法学, 2018, (03) :38-49
[8]   人工智能时代提出的法学新课题 [J].
王利明 .
中国法律评论, 2018, (02) :1-4
[9]   理解与理论:人工智能基础问题的悲观与乐观 [J].
梅剑华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8, 40 (04) :1-8
[10]   法律的“死亡”: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功能危机 [J].
余成峰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8, 21 (02) :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