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分权体制改革研究:制度变迁、数量测算与效应评估

被引:144
作者
祁毓 [1 ]
卢洪友 [1 ]
徐彦坤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环境分权; 环境质量;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 管理体制; 结构改革;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4.01.003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环境保护事务的特殊性决定了财政联邦主义无法也不可能替代环境联邦主义,只有依据环境事务的内在逻辑,构建直接度量环境分权的指标体系,才能够全面客观揭示环境分权背后的效应机理。立足环境管理体制变迁的视角,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环境分权演进的三个阶段,运用环境机构人员分布数据,测算环境分权、行政分权、监测分权和监察分权指数,阐述了分权指数变化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采用静态、动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及方法,考察了环境分权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四类分权与环境污染之间呈现出显著且稳定的正向关系,环境分权加剧了财政分权对环境保护的激励不足,西部地区环境分权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伴随着环境分权度的下降,其年度效应逐步降低并由正转负,凸显了近年来中央政府环保干预力度加大的有效性和重要性;环境分权、监测分权与环境污染呈U型关系,而行政分权、监察分权与环境污染呈倒U型关系,赋予地方政府适度有限的环境管理权、监测权以及充分的环境行政权和监察权更有利于改进环境治理。推进环境管理体制结构性改革与做对地方环境保护激励约束是持续提升中国环境治理水平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制度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J].
宋马林 ;
王舒鸿 .
经济研究, 2013, 48 (03) :122-134
[2]   总量控制、区际排污指标分配与经济绩效 [J].
乔晓楠 ;
段小刚 .
经济研究, 2012, 47 (10) :121-133
[3]   Strategic Interaction in Spending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patial Evidence from Chinese Cities [J].
Huihui Deng ;
Xinye Zheng ;
Nan Huang ;
Fanghua Li .
China&WorldEconomy, 2012, 20 (05) :103-120
[4]   中国各地区低碳经济转型进程评估 [J].
陈诗一 .
经济研究, 2012, 47 (08) :32-44
[5]   央地关系:财政分权度量及作用机制再评估 [J].
陈硕 ;
高琳 .
管理世界, 2012, (06) :43-59
[6]   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碳排放的视角 [J].
张克中 ;
王娟 ;
崔小勇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10) :65-75
[7]   垂直管理与属地管理:行政管理体制的选择 [J].
尹振东 .
经济研究, 2011, 46 (04) :41-54
[8]   中国式财政分权的数量测度 [J].
龚锋 ;
雷欣 .
统计研究, 2010, 27 (10) :47-55
[9]   财政分权、政府治理与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 [J].
傅勇 .
经济研究, 2010, 45 (08) :4-15+65
[10]   地方环境支出的实证研究 [J].
张征宇 ;
朱平芳 .
经济研究, 2010, 45 (05) :82-94